损益关系

发布时间:
知春寒认知心理学中有一种观念,关于事物是什么的陈说性学问与信心是以命题的方式存在头脑中,这些陈说性学问又是人们怎样做事的程序性学问的起点。所以,人有什么样的陈说性学问,就会影响人做事的程序性学问,影响人的信仰、价值观、客观幸福感,等等。比方说,人持有一种什么样的安康观念,会直接影响他坚持安康的方式,最终影响他能否安康。有人以为安康就是身体好,就天天跑步,锻炼躯体;有人以为安康是身心安康,那除了跑步外,读本心灵鸡汤、坐下来静思冥想,也是坚持安康的方式;有人以为安康包括身心安康与社会顺应,那与朋友打个电话,与指导吃个饭,带家人进来旅游,都是在“锻炼身体”。简单地说,人持什么观念,最终必定落实到他的行动。这也是理论家、哲学家之所以说“理论自身就是行动”的原由之一。
而在我,今天,不得不深思一下“得”与“失”的关系。由于我所持的得失观念,曾经影响到我的行为,影响我的生活质量。
先简单说说几种可能病态的得失观吧,把它们从思想深处勾出来,摆在台面上,放在阳光下,让它“见光死”。
第一种,得到的都是应该得到的。这种人将得到的东西归结为本人的努力,因而凡有得到,均不太快乐,即使快乐,也一时了了。他们把得到的当作是他努力瓜熟蒂落的结果。他们似乎疏忽了,他人同样努力、同样聪明,但他们没得到。这种观念,是人顺风顺水的时分经常持有的。这种观念的危害是不懂感恩、珍惜,身在福中不知福。
第二种,失去的原本能够不失去。这种人在失去的时分懊悔、痛苦,觉得原本能够不失去,但曾经不再具有了。其中有些人以至当起愤青,终身都闷闷不乐。他们似乎遗忘了,有些失去的,是由于选择的结果。他们选择了得到另一种东西,就不得不失去他们“原本能够不失去”的东西。确实,假如他们当初选择它,也就不会失去。但问题是,假如再来一次,他们还会那么选择。由于理论上说,人在某一时辰做的事情,总是他当时以为最应该做的。这种观念的危害是心情消极,终身生活在后悔中。
第三种,失去的都是重要的,得到的都是不重要的。或许是人的本能吧,得到后就以为其不重要,失去时重要性骤然提升。捡100元的快乐水平远不及丢100元的痛苦水平。冬天里一个人把插在袋子里的热手与放在外面的冷手互握,冷手热的舒适水平要低于热手冷的痛苦水平。有人凑过来谈恋爱,天天暗恋他,觉得此人不值钱;本人拼命追,追不到,才是值钱的。青少年早恋,父母、教师不同意,更易激起他们的恋爱热情。为什么?人的劣根性而已,但聪明人、文化人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们理解了这个劣根性,然后自然就没有了这个劣根性。持这种观念的人,天天选择性负性关注,活得不比第二种人好。
第四种,天生具有的就不算得到。每个人都有些天赋的东西,有些人遗传了父母高智商的基因,有些人天生有健硕的躯体,有些人生来富有,有些人生来贵气,他们没有经过努力,就觉得这些不属于“得”的范畴。有人肆意挥霍,如把年轻的安康不当资本,恣意蹂躏,最终失去时才晓得这本来是得到的。得与失本是一个概念关系,不能失的就不是得,能失去的,肯定是得。安康、财富、名望、势力,都是可失去的,因而具有的时分,就属于“得”,不论它能否需求努力去取得。持这种观念的人,是第一种人的惯例,危害自是分歧。
第五种,无论想不想得到,取得的东西都是得到。这种观念害人不浅。这种人将“得”定义为取得。有人天天在做本人不想做的东西,也取得了一些东西,但其实他并不想要。比方,有些人不想要钱,他们天天努力,却只取得了钱。有些人不想要当官,也不合适当官,他们天天努力,最终浑浑噩噩地当上了官。有些人不想知名,由于他们的努力,不由自主地出了名。这些人的钱、权、名,都不属于“得”。“得”是一种客观需求的满足,既不在乎,何来“得”?
当然,这些观念还有着各种变式,对人形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我不想多讲述,写这篇博客的观念也仅在于廓清本人的思想。
综上所述,我经过晓得什么“不是”而初步定义了什么“是”。
得就是具有想要的;失就是失去了想要的。
得失定义原来如此简单。但细一想,也不简单。关键是人们要晓得什么东西想要,什么东西不想要。这就只要拷问本人的内心、生活目的明白、擅长反省的人才干做到。得失就是内心,就是人生。
我真的不想再为得到不想要的东西而拼命,但前提是我要真确实认,失去时我真的不会感到痛苦。如此,我也便轻松了。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