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把人生比作一场游戏,那么许多人在童年阶段辛劳地打怪晋级,终极目的都是为了打败一个大魔王——他人家的小孩。或许是邻居家的同龄孩子,或许是某个远房的亲戚,总被你的父母挂在嘴边,时时念叨;你表现不好,父母就会把他/她搬出来,作为鞭笞你的典范;你表现得好,同样会把他/她请出来,让你明白一山更比一山高的道理。他人家的小孩仿佛空中楼阁,似乎就在眼前,却永远追逐不上。
无论如何,大局部人终将渐渐摆脱他人家小孩的阴影,以至可能逆袭胜利,成为他人教育孩子的素材。但是,这种苦苦追逐的无力感仍有可能一遍又一遍地重演。比方如今大家都爱玩社交网络,刷多了朋友圈,或许会有一种觉得,似乎他人的生活总是丰厚多彩的。今天买了个名牌包包,明天又去异国他乡游山玩水,每天都有新把戏。比照之下,我们本人的生活就显得黯淡无光、索然乏味,几乎让人疑心,大家是不是生活在两个的世界里。
问题的实质:社会比拟
其实,他人家的小孩好,他人家的朋友圈也好,这类心结从实质上讲,都是源自于心理学所说的社会比拟过程。所谓社会比拟,是指我们将本人的境遇、情况或某方面的处境与别人做比拟。普通来讲,社会比拟能够分两种,一种是上行社会比拟,就是与那些过得比我们好的人相比;另一种则是下行社会比拟,就是与那些不如我们的人相比。他人家的小孩与他人家的朋友圈,都是典型的上行社会比拟的产物。
社会比拟是一种本能。我们天生就爱将本人与别人相比,特别爱做上行比拟。这可能具有进化上的本源:社会比拟能够让我们愈加精确地评价本人的表现如何,以便做出改良;这种行为倾向能够带来生存上的益处,因而得到了选择。
不过,这种本能也常常会给我们添堵。上行比拟固然催人奋进,但总认识到本人不如他人,可能会打击我们的自信,让我们无法纵情享用已有的成功果实。例如,许多研讨发现,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幸福感固然会提升,但提升效果没有「那么」明显;这背后的缘由之一就是,我们习气于做上行比拟,因而收入进步之后, 我们不会再花时间回首过去,忆苦思甜,而是会把眼光锁定在收入更高的人身上——毕竟除非你是首富,总能找到比你更有钱的人。
社会比拟作为一种根本的人性,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不过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这种本性特别得到了彰显。中国文化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文化,其特性之一就是比拟在意他人的见地,并且习气于把本人的表现与别人相比。在生活的各个范畴,我们都会自发地构成某种阶梯式的评价体系,每个人处于阶梯中的一级;假如本人位于较低的位置,就会带来焦虑感,这种焦虑既是源于关于本身表现的担忧,更是源于对别人评价的担忧,从而为我们提供向上斗争的动力。
他人的生活其实没有那么美妙
那么,他人家的小孩是不是真的那么优秀? 他人的生活能否真的精彩纷呈、风生水起?大多数时分事实并非如此,这只一种错觉,背后有两个方面的缘由。
首先,我们所能看到的他人的生活,大多是印象管理的产物。你看到了他人家小孩的春风自得,风光无限,却看不到背后的心酸苦辣;你看到了他人游山玩水,逍遥自由,却看不到令他们夜不能寐的生活懊恼。在社会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选择地向别人展现本人的生活,把光鲜亮丽的一面呈现出来,那些不那么美妙的东西则会躲藏起来,本人默默消化。
其次,我们也常常会错误地估量本人在他人眼中的样子。有一种常见的错觉叫做自我透明感,即错误地以为他人能够精确地体察到我们的内心世界,以为本人的心情和想法在他人眼中原形毕露。例如,你可能最近压力很大,心情低落,于是觉得他人眼中的本人也一定是一副糟糕的容貌。其实,正好像我们难以精确判别他人的情况一样,他人也很难精确判别我们本人的情况;或许你的内心曾经波涛汹涌,在他人眼中却依然波涛不惊。
假如我们疏忽了这两方面的偏向,将本人内心的一手体验与他人光鲜亮丽的表面直接做比拟,就可能堕入误区,觉得他人的世界总是一片鸟语花香,本人的世界却乌云密布。其实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快乐与懊恼的混合体,个中滋味,冷暖自知。或许在他人眼中,你就是那个他人家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