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中的非言语行为

发布时间:
一般来说,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主要是通过言语表达和非言语行为来实现的。人类的非语言行为非常丰富,它所表达的内容、情感比言语更多、更准确,可以补充言语表达的内容、修改,或者说独立出现,代表了独立的意思。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一定不能忽视来访者的非语言行为所传达的信息,这些信息可能不是从语言交流中获得的一旦错过,往往无法准确了解来访者的内心体验,难以对来访者进行准确的心理分析,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延误了最佳的心理咨询时机。所以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要加强对来访者非语言行为的观察,才能做到准确、及时地获取信息。面部表情面部表情与人密切相关的情感,一个人 他内心的情感经常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流露在脸上。因此,在心理咨询中,对面部表情的观察往往是判断来访者情绪的重要手段。比如一个来访者走进咨询室,可能会有明显的苦恼、一脸郁闷,一眼就能看出他遇到了一个永远无法理解的问题,愿意和咨询师讨论。在咨询过程中,游客 面部表情会变化很多次,咨询师必须能够观察到这种表情的变化,以此来指导会谈的进展或改变会谈的内容。如果咨询师只注重口头沟通,可能会遗漏很多重要信息。怎样才能获得面部表情传达的信息?最常用的方法是凝视。顾问们可以从彼此那里获得一些重要的信息凝视的目光。一般来说,当一方倾听另一方时的叙述中,他的眼睛经常直视对方 当他说话时,这种目光接触会比听对方说话时少 的演讲。为什么很多人说话时都避免看对方,主要是为了避免出现交叉话题的情况。如果你在说话的过程中看着对方,说明他停顿的时候,对方可以打断他如果他停顿了一下,但没有don不要看对方,那说明他的思维没有断这个信号表明:这不是我想说的全部,我 我正在考虑。如果咨询师打断了来访者s的叙述不合时宜,会让来访者不高兴,觉得自己不被接受,甚至会改变叙述的主题,打断线索。如果在谈话过程中,来访者结束了谈话、在一个句子或一个单词后移开目光,这可能意味着“我 我不确定我说了什么”咨询中,咨询师解释的时候、在解释作品时,参观者 s的眼睛也可能表现出困惑、大彻大悟、悲哀、惊奇、快活、焦点等不同的情感色彩;当辅导员 s的话一针见血,来访者 s的眼睛也可能长时间盯着地面,盯着自己的手或脚虽然没有言语上的回应,但可能反映了他内心的挣扎和思考过程。简而言之,在咨询的过程中,访问者 眼神会随着谈话的过程表现出不同的表现咨询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情况及时把握来访者的心理变化,以获得准确的信息,达到更好的咨询效果。当然,在咨询的过程中,咨询师也要善于用眼睛参与听和说,这直接影响咨询的效果。一般来说,咨询师与来访者的位置要安排成直角,避免咨询师与来访者的直接目光接触,以免使来访者产生心理负担过重喘不过气来无言以对的感觉。当听对方说话时的讲话,咨询师不要随意把目光移开,这样往往会让来访者认为咨询师没有在听自己讲话,从而产生不被信任的想法。顾问 眼睛通常应该看着对方的嘴、在头顶周围和脸颊两侧活动,表情要放松舒适。这样可以让对方非常专注、很有礼貌的感觉。在确认来访者的情绪特征时,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是首先要注意的地方身体、肢体的运动在信息交流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运动是人们通过改变姿势进行交流的一种方式。肢体动作包括手势和肢体动作。手势的使用与身体姿势有关。借助手势和身体姿势,人们可以表达惊讶、苦恼、愤怒、焦虑、快乐等各种情绪。一个抑郁的人只有昏花的眼睛、除了皱着眉头,他可能会有轻微的驼背,双手不断地做着单调的动作,身体移动相对缓慢,这似乎需要很大的努力;一个焦虑的来访者经常无休止地快速移动他的手和脚,他的手可能会不停地颤抖;一个退缩的人总是保持双手与身体紧密接触,头低垂…正如一些研究者指出的,身体的姿势、头部肌肉系统的紧张和放松、手、足部运动可以被视为一种具有信号意义的交流信息。肢体动作不仅表现了当事人此时此刻的想法、情感、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姿势也可以反映一个人 的心理状态,同时,人 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影响人的行动和行为:一个总觉得不开心的人,会整天皱眉,皱眉成为他的固定表情;一个好侵犯、爱管闲事的人总是到处打听;一个温和、善良的人经常微笑。此外,人们还可以通过改变身体姿势或动作来改变心态。有学者认为,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只要挺起胸膛,挺直腰板,就能让自己充满自信。在咨询中,比较自信的人往往能正视咨询者,长时间面对;缺乏自信,心里不踏实的人则相反;自信的人眨眼次数少,代表负面意义的非言语行为也少。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