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住在哪里?

发布时间:
我们每天活在哪里?其实,并不在我们所以为的理想中,而是在这个无形无相而又变幻莫测的内心世界。比方,我喜欢谁或厌恶谁,我做什么或不做什么,是谁在主宰这一切?正是内心抉择的结果。为什么你会喜欢某人?是贪爱的心理使然;为什么你想得到什么?是占有的心理使然。不只如此,我们的一切行为,都来自与之相应的心理。
在每天的早晚功课中,都会念到:“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一偈颂出自《华严经》,通知我们:心的运作最终会开展出十法界。其中,包括四圣和六凡,前者为佛、菩萨、声闻、缘觉,后者为天、人、阿修罗、天堂、饿鬼、畜生。一切这些生命形态,乃至其间的种种差异,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本源于我们不同的心行。成佛取决于它,蜕化同样取决于它。
我们为什么能成佛?是由于众生本具成佛潜质,也就是潜在的醒悟本体,又称佛性。但同时,生命还有着无始无明,有着与生俱来的我执和懊恼,假如不加以阻止,便会将我们导向恶道。
左右生命走向的,正是那些绵绵不绝而又刹那变化的心念。每个心念的生起,都会在内心留下痕迹,并经过不时反复积聚成习气。而习气会成为心态,进而开展为性格,最终固定为人格。你有什么心态,有什么人格,就会营造什么样的生命环境。所以说,每个心念的开展都代表着一条生命道路,顺着这个方向,最终会开展出一个世界。
遗憾的是,人们常常只关注外在结果,而疏忽了内在因果。我们干了错事,假如当下看不到报应,就会意存幸运,就会觉得无所谓,明天能够继续再干,这是十分短视的。由于阿赖耶识早曾经忠实地、事无巨细地记载了这些信息。当我们在反复过程中,这一行为在内心构成的力气就会随之强化。能够想见,假如阿赖耶识存储的都是不良信息,生命将呈现怎样的相貌,走向怎样的结果。
社会上,很多人为了做事不择手腕,最后把心做坏了。这种状况在教界同样存在,由于不懂得心行运作规律,做事时不能善用其心,固然事情做成了,但已误入凡夫心的轨道,或固执于位置,或固执于事业,或固执于名闻利养。如此,人我是非也就在所难免了。
须知,凡事都有两种结果,一是外在结果,一是心灵结果。相比之下,后者远比前者更为重要。由于外在结果是暂时的,而心灵结果是持久的,并能长时间地影响生命走向。我们不要以为坏事做了就会过去,事实上,它都会在内心构成心理力气。这是一种不安康的负面信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招致心理疾病的成因。
佛教以为,善行能招感快乐的结果,而恶行会招感痛苦的果报。这种快乐和痛苦不只是外在的,同时也是内在的。当一念慈善生起时,内心是开放而温和的;而当一念嗔心生起时,内心是扭曲而动乱的。这些结果,是我们当下就能感受得到,领会得到的。
假如心行力气强大,还会招致生理反响,影响色身安康。有些被懊恼折磨的人,以至痛苦到要去自虐,要去自寻短见,为什么?就是由于他们的内心已无法接受这些懊恼,所以需求身体共同担负,或以消灭身体的方式停止对立。可见,这种力气是多么惊人啊。那么,这些力气从哪里来?事实上,也是我们本人不时纵容起来,开展起来的。
所以,发心不只意味着你要开展一种什么心理,还意味着你将成就怎样的人格,感得怎样的命运。这个问题真实太重要了,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说,发心是修行的基本所在。根,就是因——因地不真,果招迂曲。若是因种得不对,比方以贪婪、私心想要成佛,那是绝对无法成就的。
有什么样的心,就会招致相应的生命结果。这个发心包含最初的动机,也包含做事过程中每个当下的用心。有时,我们确实是本着高尚的利他之心开端做事,但在做的过程中,却逐步偏离方向,进入凡夫心的轨道,这是十分普遍的。由于凡夫心代表着我们无始以来的固有习气,假如不是时时警觉,刻意改变,很容易落入业已构成的惯性之中。
济群法师微信号:jiqunfashi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