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前兆

发布时间:
知春寒         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先兆
                          心理学院下月出版处置抑郁指导手则
                   蔡慧玲      2009-7-30
         由于父母忙于工作,小娴(假名,16岁)不断都寄住在亲戚家。她上学后,搬到与姑姑一家和祖母同住。一家9口人,感情还算融洽,只是姑姑的脾气较燥,心情失控时会向孩子们发脾气。
每当姑姑迁怒于她时,心疼孙女的祖母就会包庇,常常因而而同姑姑争持。这时小娴总是悄然地躲进本人的房间,寻求片刻的安静。
固然不吭声也不抗议,但这样的生长环境曾经对她幼小的心灵形成了伤害。她总是以为,家里的不安宁是由她而起,因而常自责内疚,自卑、悲观的性格慢慢构成。
固然如此,生活一切还算如常。她的学业成果不错,和同窗的交流不错,跟家人的互动也尚好。
但半年前,她开端封锁本人,一回家就躲进房里,也不到厅里看电视。朋友相约,她也兴致索然。这是一个警讯,小娴的抑郁症恶化了,她以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
她通知记者:“我觉得仿佛有两个本人。一把声音不断通知我‘真没用,什么都做不好’。
“但当时刚好要举行新加坡青年节的竞赛,我就通知本人要撑下去。青年节完了,我通知本人任务曾经完成,自杀的念头就更强了。”
幸亏小娴的教师发现她行为异常,主动找她详谈,才晓得她有这样的想法。她立刻引见小娴到心理卫生学院求诊。
在承受辅导和服药后,小娴的抑郁症曾经好转,自杀的念头也不再浮现。
近年来,本地的自杀率有所减少,及早发现和承受治疗可能是其中一个缘由。但每天仍有至少一人自杀身亡。
固然青少年自杀率在各年龄层当中最低,但统计局数据显现,在青少年当中,自杀仍是招致死亡的第二大缘由,仅次于不测。
令人关注的是,2003和2004年展开的一项调查显现,2000多名6至12岁学生中,有85人表示想要自杀,另外630人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专家表示,在每个人的终身中,自杀的可能性介于3.5%至11%。最有可能萌发自杀念头的年龄,是少年时期和中年时期。前者可能被身份认同和亲情、友谊或男女感情搅扰,而中年则可能面对失业、婚姻决裂等危机,都是招致人们自杀的缘由。
心理卫生学院儿童与青少年心理诊疗所主任冯舜圣医生受访时表示,抑郁症特别是自残行为是青少年企图自杀的先兆。
在心理卫生学院,由于抑郁而来治疗的人过去两年略微增加,表示社会仍潜藏少年自杀的问题。
前年,因抑郁症求医的人有33人,去年增加到40人。固然病人增加了21%,但冯舜圣以为,这不全然是件坏事,至少尽早就医可能就是让少年自杀数据减少的缘由。
自身在大学时期也由于没有认识到朋友发出的警讯而无法预防朋友自杀的冯舜圣,对少年自杀十分可惜。
抑郁症能够治愈
他说:“一切的自杀个案都是一场悲剧,青少年自杀特别如此。
“对多数自杀的青少年而言,他们的生命还存在着许多可能性。很多时分他们都是由于一些短暂的问题自杀,例如抑郁症,但抑郁症是能够治愈的。他们能够以更悲观的角度对待生命。”
他担忧,过去一年的经济不景可能招致更多家庭堕入问题,让青少年自杀率再次上升。
但是即便增强同窗校和普通科医生的协作,进步青少年肉体疾病的诊断,但普通公众似乎还是对抑郁症的病症、结果以及应对方式博古通今。
即便在学校,教员多数虽然懂得察看找出行为失调的病症,要发觉学生心情上的变化却不简单。
为了让更多公众理解抑郁症和自杀两者之间的严密关系,如何晓得青少年能否患上抑郁症或想自杀,晓得后又应该如何应对等,心理卫生学院将在下个月中推出一本名为《蓝色心境》的处置青少年抑郁的指导手则,防止更多自杀悲剧发作。
                                                                   《结合早报》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