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心理咨询变成“定期门诊”

发布时间:
知春寒3月15日下午,朝阳区常营社区心理咨询室前来咨询的人排起了队,咨询师案头的预定名单曾经排到了4月初。心里有“疙瘩”,家庭或邻里间有矛盾,就去承受心理咨询――在别的社区居民还忌讳心理问题是不是“肉体病”的时分,这里的居民往常曾经安然将心理咨询列入“常规门诊”。
心理咨询让父女弃嫌重聚首
今年春节后的一个下午,一位年近六旬的大妈冲动地向咨询师报告好音讯:“我们一家人在一同过了个团聚年,女儿姑爷都来了。感激小范啊!”
大妈是心理咨询的受益者,咨询师范秀兰3次为大妈提供咨询。原来,老人家里有一儿一女,老伴重男轻女,回迁分房时给儿子两套两居室,只给女儿一套一居室。女儿与父亲发作争论后,两年没回家了。后来,老头子忽然中风,生活不能自理;儿子30多岁了还未成家、无工作;大妈天天忙里忙外落了一身小缺点。“老伴如今躺在床上总抱怨女儿,其实是想女儿了,担忧本人没有几日子,希望女儿能回来看看他。”大妈无法,来到心理咨询室求助。
咨询师范秀兰首先倡议大妈经过与女儿关系较好的亲属,同大妈一同去女儿家,向女儿阐明父亲如今的身体情况及对女儿的愧疚和怀念之情,希望女儿能原谅父母,回来看看。此外,咨询师还从大妈那里取得她女儿的电话,经过电话停止心理咨询,解开了女儿的心结。
“大家把话都说开了,老头子心情好了,曾经能下床走动。心理咨询真管用。”大妈由衷地说道。
开张之初也曾置之不理
常营社区的心理咨询室是在去年年底开张的。开张的第一天,咨询室居然没有一个人光临。咨询师程宁啼笑皆非地说:“咨询室刚挂牌时,我们向村民宣传,他们赶紧说‘我没有肉体病’,唯恐避之不及。”原来,居民们历来没有心理咨询的阅历,心理上对此有所排挤,这也是各个社区普遍面临的难题。
于是,心理咨询室的专家和社区工作者先从提高心理咨询尝试做起,一点点消弭居民误解。例如,制造宣传折页在各社区效劳站发放;在社区自办刊物上开设心理安康专栏,选取居民感兴味、有困惑、当下热点问题从心理学角度停止剖析、解答;展开大型心理专题讲座为村民提高心理学学问,特别是婚姻家庭中的心理学等。几周以后,心理咨询室里有人来了,心理热线更是一天最多接了100多个咨询电话。
社区心理咨询为政府减负
据统计,开设半年来,心理咨询室目前已完成22例重点个案咨询,将社区纠葛“隐患”就地消弭处理。此外,还为居民提供了千余次日常心理辅导,及时协助居民引导较轻的不良心情。
社区心理咨询室管理人员引见,专业的心理咨询的确能帮居民处理问题,因而寻求心理咨询的居民越来越多,原来每周3小时咨询时间延长了至少一两个小时,有时到了下班的点儿,咨询仍没有完毕。目前咨询站曾经不得不推出预定排队效劳。工作人员表示,如今每周半天时间曾经不够。
“政策处理不了的问题,能够用‘情感’、心理学来处理。”常营地域办事处副主任李冠男慨叹,小小的心理咨询室,的确能减少矛盾,协助基层政府减压。她表示,这一胜利经历“开启了政府工作的新思绪”。
据引见,该社区准备在社区内培育一批持证上岗的“社区心理辅导员”。政府目前方案让这项特殊效劳开展为一项长期、常规的社区效劳项目。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