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没时间观念,这位妈妈的招绝了……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01

自从有了娃,带娃出门最让我抓狂的一件事,不是被装满各式配备的大包勒得双肩生疼,也不是递纸巾擦汗换衣陪上厕所的手忙脚乱,而是——本来方案得天衣无缝的时间表再三被突破!

没错,拜娃所赐,我从一个和人约会历来都是提早到、上班17年没有起晚过一次的“守时楷模”,变成了出门一路狂奔、急出一身臭汗,还经常不能按点抵达的狼狈麻麻。

没方法,娃和妈不在一个频道上啊!

早上,叫她两三遍起不来床,翻个身哼哼几句又蒙头大睡,或者固然起床了但忙着摆弄洋娃娃、画小人却不去洗漱,是常有的事。

赶路途中,大人步履匆匆,她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条爬动的小毛虫、一片飘落在头上的树叶、几句路人的高声对话,都可能会惹起她猎奇地驻足。

带她进来玩,一旦兴致上来了就不晓得疲倦、饥饿,想把她拽回家,没有十几二十遍敦促是不会麻溜地跟大人走的,生物钟分分钟乱得落花流水——或许,这家伙原本就没构成过什么生物钟吧。

晚上,繁忙了一天的家长早已人困马乏,她却肉体百倍,折腾出各种把戏,讲故事、看电视、角色扮演……总之就是想方设法不想睡。

02

无数次被她搞得心头燃起一座小火炉,硬是用尹建莉教师说过的“发脾气、讲道理、刻意打动是最无效的三种教育办法”来劝诫本人,莫发火,莫发火,再耐烦一点儿,再等一等……固然,最后娃也能完成“规则动作”,但我原定的时间表曾经往后顺延了不知几格。 

一肚子挫败感的我,和身边同事、朋友一通吐槽,才发现我不是一个人在战役。“为什么孩子不能像大人一样,该干啥的时分就痛快地去干啥?”这个让人挠头的问题,正搅扰着当今的很多年轻父母。

认真探求了娃的生长轨迹,并学习了一些推翻传统的育儿理论之后,突然有了一个让我本人也感到吃惊的发现——想让娃和成人一样“有时间观念”,这种观念自身就是有问题的。 

学龄前的儿童对时间是没有觉得的,大多数也是不认识钟表的,或者晓得怎样看,但还不能把它与理想联络起来,更不可能对“什么时间该干什么事”产生明晰的认识。在幼儿的世界里,只要日出日落、白昼黑夜,主导他行为的根本上是他本身的生理和情感需求,饿了要吃,困了要睡,兴奋了要玩。这些本身节律可能恰恰与理想生活中的布置吻合,但更多时分是不吻合的,假如把这定性为“没有时间观念”,其实是成年人不够尊重儿童身心生长规律的表现。

“时间观念”是理性思想的一种,而儿童的思想形式是心情主导。 

那么,养成时间观念这件事就不重要了吗?当然不是。懂得珍惜时间、可以合理布置和充沛应用时间,是一切成大事者的根本素质。问题是,培育时间观念,必需遵照孩子生命之花绽放的自然规律,因势利导,“静待花开”,而不是使蛮力。

03

生活中恰恰有太多在这个问题上使蛮力的例子。

第一种是“霸王硬上弓”。到了家长以为该干什么的时分,敦促无效,便不由分说、生拉硬拽。在娃冤枉的哭声中,把陶醉在游玩中的他们拖去吃饭、洗澡、练琴、睡觉,是很多家庭熟习的场景吧。

第二种是“急火攻心法”。不停地对孩子唠叨“如今该干什么了”、“一会儿要干什么了”、“时间来不及了”,这样的家长常常是自律比拟严厉、做事闻风而动的“行动派”,见不得孩子稍有磨蹭。目击这些家长和孩子相处的画风,真的有点替他们担忧会不会血压爆表。

第三种是“紧密规划法”。给孩子制定精密的作息时间表,并严厉监视执行。很多学龄儿童的家长会运用此法,特别是在寒暑假期间,为避免孩子搞乱作息、虚度时光,便用时间表把孩子每天的食宿、学习、文娱各项内容加以标准。我有个同窗做得愈加极致,不只把时间表张贴在家里的每一处醒目位置,还给每个时间节点设置了闹铃。身为全职太太的她,每天卯足了劲去监视孩子,一旦发现执行不到位,绝不妥协,一定要矫正过来为止。

第四种是“要挟威逼法”。对孩子的“磨蹭”敦促、教育无效,又惧怕打骂会带来负面影响,于是用孩子在意或感兴味的事情来做交流。“你再不赶快去练琴,我就把你的芭比娃娃都扔了!” “假如你能在10点前去洗澡睡觉,就允许你再吃一个甜筒”。

04

这几种对付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办法,是很多家长运用熟练的,而且的确可能在短期内起效。但遗憾的是,从久远来看,简直都不可能把孩子的习气固化下来,使孩子真正学会时间管理,有的可能还会适得其反。

习气于“霸王硬上弓”的家长,孩子可能会在外表的“屈从”下面,内心埋下深深的冤枉感,这种面上服从、内心抵触以至痛恨的矛盾心态容易引发人格团结,影响到他未来的婚姻和亲子关系。 

习气于“急火攻心法”的家长,常见的结果是开展出“敦促免疫力”。家长越焦急他越磨蹭,以至对家长的敦促没有任何反响,沉浸在本人的“桃花源”里,“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习气于“紧密规划法”的家长,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可能会暂时收到效果,但是真能坚持到底以致固化为长期习气的屈指可数。那些像机器一样精准的程序,根本上是不可能发作在一个有思想、有生机、血肉饱满,又处于生命能量展开阶段的儿童身上的。假如家长坚持这样机械的做法,不肯稍有松绑,超越了孩子可以接受的压力阈值,孩子就有可能把有限的能量消耗在和家长的“斗智斗勇”中,反而影响到学业进步和品德养成。我一个远房亲戚家的10岁女孩,由于不满父母制定的“密得透不过气来的假期时间表”,采取成心拨慢钟表、装病、出钱贿赂同窗代写作业等方式,去躲避家长的责罚。等到家长发现时,这孩子缺乏诚信和自尊的问题曾经非常顽固,远比“没时间观念”更让人头疼。

习气于“要挟威逼法”的家长,正是给孩子搭建了一个“讲条件”的温床,不久的未来就会尝到孩子每做一件事就提出交流条件的苦果,使本人的教育全盘失控。这一点无需赘言。

这些办法之所以不灵验的基本缘由,是由于它们都是家长在替代孩子做时间管理。这些严厉、准确的作息布置,都是家长基于本身的需求和感受而替代孩子所做的,实质上是一种控制和干预,并不能转化为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盲目。

05

要想让孩子成为一个擅长布置和应用时间的人,我们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什么是好的时间管理。

真正有效、优质的时间管理,并不是像钟摆一样,在任何时分以固定频率、固定节拍去做任何事情,而是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可以合理布置本人的各项事务,放大来看,还包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可以合理布置好各个阶段需求做、想去做的事,收获一个饱满、精彩而有幸福感的人生。

时间管理绝不只仅是“依照时间表去做事”,而是一种对时间总体上的规划和应用才能。其中表现了很多种才能和素质,比方守时重诺的质量、辨别轻重缓急的才能、化解突发情况的才能、多任务并线处置的才能,等等。我们培育孩子的时间观念,应该是着重于“大习气”的养成,即他本人能否能构成一套合适他本人节拍的、总体均衡有序的时间布置,而不是桩桩件件必需靠外力限制的“小习气”。

我有个闺蜜的儿子小智,从上小学起,就在父母一丝不苟的布置下完成一切任务。放学后必需先做作业才干做其它事,而且每一科的作业用时都有规则。他固然端坐在书桌前,却心猿意马,一边想念没看完的科幻片、没打完的电游,一边怀着烦躁无法的心情写作业。

同事的儿子小骅与小智同龄,他父母在时间布置上给了他较大的自主权,最多只是提示他在放学后到睡觉前这段时间里有哪些事情要做,至于详细布置则不加干预。他有时先做作业后玩,有时先玩再做,有时做完一科吃点东西、看会儿电视再做下一科,偶然玩过头来不及完成作业,不得不熬夜或者书写稍有草率,父母也并未呵斥。

在整个小学阶段,这两个孩子的成果相差无几,差距在去年秋天升入初中开端拉开。由于初中阶段科目增加、难度加大,习气于被家长布置时间的小智逐步堕入无序状态,每天的作业到深夜才干完成,感到学习越来越费力,没有课外阅读,学问储藏严重匮乏,也基本没有对将来的想法和规划,整个人的状态很被动。

06

而从小学会了时间管理的小骅,固然看起来还是不那么“规律”,但在有限的时间内总能完成该做的事,成果不断首屈一指,还学了击剑和航模。究其缘由,是由于小智构成的是靠外力强迫的“小习气”,一旦外力消逝,习气也就随之瓦解,而小骅构成的是自主盲目、契合本身节律的“大习气”,可以掌控本人,即便客观条件有所变化,也能经过本身的调适去顺应。

事实上,我身边不少事业胜利的小同伴,都是小骅这品种型。他们有宽容的父母,从小在时间上遭到的管制并不那么严厉准确,在放学路上捡石头回来晚了,或者先跳一个小时橡皮筋再做作业,都不算问题。正是这种在体恤、信任根底上的赋权,使他们品味到自主考虑、自我管理的快乐,生长为一个擅长自我调适和顺应环境、具有良好统筹谐和才能的人。这一点,在创新创业型人才中表现得格外明显。

在厘清大前提大约念的根底上,再来讨论如何培育孩子的时间观念,就有了充沛的立论根底。详细有哪些能够尝试的办法呢?我经过亲身理论和察看考虑作了些粗浅的提炼,与宝爸宝妈们分享几点倡议。

07

第一,教孩子认识“时间”的概念和价值。大约从孩子三四岁起,能够经过一些形象生动、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孩子传送时间的概念。比方,讲讲“小熊的一天”之类童话故事,买个模仿时钟玩具,让孩子用小手拨着指针玩,通知他,短针走过一圈就是半天过去了。再大一点,就能够教他识钟,搞些“闹钟游戏”,比方在“木头人”游戏中,规则大家五分钟内不许动不许笑,设定闹铃,孩子就在游戏中了解了五分钟的长度,以后看电视重复拖时间“再看五分钟”、似乎五分钟是一个世纪的状况可能就会不药而愈了。

关于已进入学龄、开端具备笼统数学思想的孩子,则能够分离科普阅读,向他灌输一些“几时间内能够做出几事情”的概念,比方一小时内汽车、火车、飞机各能行驶几公里、短跑运发动的竞赛成果要准确到零点零一秒、抢救心脏骤停病人的黄金时间仅有四分钟,等等,使孩子认识到时间的宝贵和不可重来,激起他们珍惜时间、抓紧时间做事的动力。一个孩子的内心一旦生长出一种对本身价值感和成就感的盼望,焕发出的潜能将是无可限量的。

第二,给孩子做出珍惜时间、作息规律的典范,但身教重于言传。一个家庭里,若家长都有良好的作息习气,时间布置紧凑有序,做事高效不拖延,孩子看在眼里,无形中遭到教化,多半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但是,家长不要整天把“要有时间观念”、“要养成好习气”挂在嘴上,在对孩子时间观念的引导上不要做得过于刻意,不过火指导和控制。对幼小的孩子来说,比拟适宜的办法是环境和气氛营造,比方早上用早餐的香味“诱惑”他起床,晚上固定时间把灯光调暗,全家人都洗漱终了换好睡衣,躺到床上打着哈欠……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融入家庭整体的时间布置中。 

第三,学做“慢半拍”的家长,不要随便打搅孩子的本身节拍。盛夏的雷阵雨过后,小区的草坪上爬出了一只蜗牛,一群孩子猎奇地看它背着繁重的壳,迟缓而坚决地爬动着前行……这是多么美的一幅画面啊,在那一刻,光阴似乎被无限拉长,我真有点不忍心把女儿拉走,去做我规则的其他事。不断看到小蜗牛又钻回了草丛,天色也暗了,女儿才满足地说“妈妈,小蜗牛回家了,我也饿啦,我们回去吃饭吧!”那一霎时,我突然认识到,女儿并非没有我的监视约束就不知该干啥,相反是我没有get到她的节拍,我平常总在她玩得正high的时分“声声不息”的敦促施放了几负能量。

当天晚上,心情特别愉悦的女儿做什么事都很配合、很利索。原来,很多时分,“磨蹭”是孩子在探究世界,学着与自然、与环境相处,这时家长无妨等一等。大人在做一件特别感兴味的事情时都不愿停下来,以至废寝忘食,何况小不点们呢?

有了那次的经历,后来我带女儿出门就尽量打足提早量,让她一路上有充足的时间去闻花香、看宠物、观街景,在某些方案外但是吸收她的中央驻足,而不是一出门就火急火燎地直奔目的地。这样固然我辛劳一些、费事一些,但比起女儿满足了探求欲后主动愉悦地说“我们走吧”,其实很值。平常被充沛了解和体恤、不常遭到无故打搅的孩子,真遇到什么急事被敦促,或者在某些必需一板一眼恪守时间表的场所,他会很乐意配合的。

第四,尊重孩子的个性,引导孩子构成顺应本身身心特性和实践状况的“大习气”。教育规律在每个孩子身上发作作用的根本原理是类似的,但每个孩子身上又有与生俱来的神奇密码,有遗传、环境等要素作用下构成的不同个性和气质。有的孩子精神特别充分,晚睡早起,有的孩子则显得羸弱一些,需求更多的睡眠和休息,有的早上学习效率高,有的则是夜深人静时思绪洞开……这些差别没有好坏之分,也无需刻意矫正。

培育时间观念,贵在引导孩子构成合适本身身心特性和实践状况的“大习气”。比方,晚上思绪矫捷的孩子,就能够允许他放学后先玩再做作业,只需当天能完成就行;精神弱一些的孩子,则最好是先做作业再玩,同时要特别注重单位时间内的效率提升,多留出睡眠时间;精神特别充分、思绪转换快的孩子,就不用拘泥于做完一件事再做另一件,桌上同时摊开着几门课的作业,这个做到一半去做那个也行,只需最后全部完成就好。不要担忧没有了家长的严厉控制,孩子就会一路下滑、越来越没章法,只需一直信任孩子天性中良善的一面,他们本身调适功用的强大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第五,能够恰当地让孩子领会不守时的结果。在不对孩子的身心安康构成明显伤害的前提下,恰当地让他体验一下不守时的结果,是一种反向鼓励,能够作为正面教育的补充。

比方,孩子有时起晚了,赶着上学来不及吃早饭,上了一两节课就饿得肚子咕咕叫,他应该就会晓得早上赖床时间不能太长了。不要做那样一种家长——为了让孩子历来不迟到不误事、做到尽善尽美,一旦发现孩子来不及的迹象,就出手提供全方位的效劳,帮穿衣、喂饭、帮整理书包……那样,孩子会以为来不及是家长的事,反正有家长在,不守时也不会发作什么结果,内心的义务感和独立性也就难以构成。 

亲们发现了吗?一切这些办法都指向一个中心,那就是——家长要把时间管理的主动权给到孩子,而不是替代他们去做时间管理!

08

孩子在时间管理上最大的好习气,是他有才能也有兴味布置好本人的一切事务。儿童教育的精妙之处在于,为了达生长远的大目的,我们经常需求牺牲当下唾手可得的小目的。所以,做一个聪慧的家长,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填充本人制定的有形的时间表,不要时辰监视着孩子在规则时间内做出在做什么事的样子,而要把问题的重心放在“他能否学会了布置本人,在规则的时间内做完该做的事”。

我坚决地置信,任何一个天性正常、身心健全的孩子,都不会愿意做一个虚度时光、无所作为的人,内心都会有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客观能动性。作为家长,我们要做的,就是经过合理的引导和赋权,激起和维护好这种客观能动性,促使孩子生长为一个肉体独立、对本人担任任的人,在脱离母巢之后,成为一只飞翔蓝天的苍鹰!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