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惩罚”更有效的教育办法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有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特别是当下的父母,文化素质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家庭教育。很多父母经过不同渠道来进步本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在潜认识里也都晓得应该尊重和信任孩子。

但当孩子特别恶劣不听话时,很多父母还是会简单粗暴地去责备和惩罚孩子。这一切都源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我们熟习并潜认识承受了父母运用惩罚的教育方式,要让我们放弃从小潜移默化的东西实属不易。在最初运用惩罚时,确实也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会发现惩罚越来越不好用,以至还会让孩子更逆反更难管。

首先,惩罚关于被罚的人来说只是一种负面刺激,它最初具有的那种震慑力会随着惩罚次数的增加而削弱。另外,还有一点是很多父母没认识到的:孩子遭到的惩罚,会减轻他们对错误行为的内疚感,孩子会以为“惩罚”能够抵消本人的“罪行”,继而心安理得地反复本人的错误。不时用各种行为触发父母惩罚的孩子,心里有一个背负罪恶的机密——用父母的惩罚来清洗本人的罪恶。

看来,惩罚并不能从基本上处理问题,还让孩子错失了对本人不当行为的反悔以及考虑、修正错误的时机。换句话说,我们惩罚孩子,实践上剥夺了孩子从内心深层对本人错误行为的反省过程。既然惩罚不能从基本上处理问题,那比“惩罚”更有效的办法有哪些?

  01  

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结果。

惩罚是为了经验孩子,成心剥夺他们的时间或者追加他们的痛苦。接受自然结果是让孩子接受本人行为所产生的自然结果。有位妈妈说儿子很喜欢跟她去超市购物,但儿子一进到超市就去货架上乱拿东西,并且扔得四处都是,妈妈很生气。下次儿子又想跟妈妈一同去超市时,妈妈断然回绝了。儿子认识到是由于本人以前的行为才遭到妈妈的回绝,儿子向妈妈保证以后进到超市不乱拿东西,也不乱扔东西了,妈妈这才同意让儿子和她一同去。这就是一个接受自然结果的例子,其中一个自然结果是:假如孩子不恪守规则将会让遭到父母的回绝。

还有一个自然结果是:父母还允许孩子去做,但必需要孩子作出承诺,保证不再发作相似状况。父母不用对孩子采取什么行动,父母的真实反响比惩罚的方式,更容易让孩子从中汲取经验。

  02  

明白表达激烈不同意的立场。

当父母回到家里,发现孩子把洗衣粉倒在地板上和沙发上玩。看到这乌七八糟的屋子,家长能够大声地说:“洗衣粉撒得满屋都是,我十分生气!”父母切记不能攻击孩子的人格,不能说:“你真是个烦人的孩子!”孩子需求在一定阶段感受我们的回绝,但假如我们的反响过于激烈的话,孩子会感到所犯的错误让他不再被爱,或者被蔑视,那么我们就在滥用做家长的权益,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开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厌弃自我的成分。所以当我们在“表达不同意的立场”之后,要通知孩子该怎样修正他的错误。他们阅历了自责之后,还要有时机能恢恢复来的自信,重新看到本人是个受尊重、担任任的家庭一员。

在面对方才的情形时,父母能够说:“洗衣粉不是用来玩的,快去拿东西来清算,别弄得整个屋子都是。”父母这样的表达是在对孩子说:“我不喜欢你做的,我希望你多加留意。”我们等待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当他做了懊悔的事情,他能去深思:“我能做什么事情能够矫正我的错误,把差错补偿回来。”而不是“我做的事情证明我毫无价值,该受惩罚”。

  03  

和孩子一同讨论处理问题的方法。

当问题发作时,家长先不要急着去批判和责备孩子,也不要直接给孩子提倡议,而是要平心静气地和孩子一同坐下来讨论处理问题的方法。

第一步:家长要让孩子表达出本人的真实感受和需求,家长要真正天文解孩子,并与孩子产生“共情”,也就是从心理上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第二步:家长和孩子一同讨论处理问题的一切可能的办法,家长此时对孩子的倡议不能去评论和否认,一定让孩子各抒己见。

第三步:找出父母和孩子都能承受的处理问题的办法,并坚持施行。

以上三步看起来并不难,很容易操作。但最难的是父母转变本人的态度,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一个“问题”来纠正,同时,也要放弃“成年人总有正确答案”的想法。父母要深信假如肯花时间和孩子一同坐下来分享彼此的真实感受,我们一定会和孩子一同想出双方都能承受的处理方法。

以上办法的目的都在于培育孩子内在的自制力、自我鼓励以及客观能动性。一切办法都以互相尊重和信任为前提,让孩子真正认识到他们不是受害者,而是和父母一样对等的个体。父母在真正地教给孩子如何去面对错误,如何去处理问题。置信这些办法会比“惩罚”更有效,也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