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生的品格发展

发布时间:
自我认同,即晓得本人是谁,能肯定本人的价值或生活方向。
自我认同危机,是指人在缺乏自我认同感时所感到的紊乱和绝望,通常发作在青春期,但又不限于年轻人,许多中年人也有相似的阅历。
人格在人的终身中都在不时地开展,埃里克森把这一个过程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对人格开展都至关重要。
我们能够用“通道”来表达埃里克森对人格开展的描绘:从婴儿时期不断到老年都走在这个通道上,整个通道上有8个岔口,每一个岔口都面临两个不同的方向。通道上的岔口代表了人格开展上的转机点,他把这些点叫做“危机”,处理这些危机的方式决议了人格发的方向,并影响到个体如何处理今后危机的方式。每一个阶段在克制危机的方式上都有两个特性:顺应和顺应艰难。
婴儿期(0-1岁):          信任------不信任
学步期(1-3岁):        自主性------惭愧和疑心
儿童早期(3-6岁):      主动性------内疚
小学期(6-12岁):         勤奋------自卑
青少年期(12-20):      认同感------角色紊乱
成年早期(20-40):        密切------孤单
成年期(40-65):             繁衍------停滞
老年期:                     自我完善------绝望
(1)、信任对不信任(0-1岁):婴儿能否得到了充溢爱的照料、他的啼哭能否得到及时的留意。需求得到满足的儿童会产生信任感,以为世界是美妙的、人们是充溢爱意的、是可接近的;反之则会产生根本不信任感,在终身中对别人都会是疏远和畏缩的,不置信本人也不置信别人。动因是照料者。
(2)、自主性对惭愧和疑心(1-3岁):有了激烈的个人操控感,产生了自主性认识(想本人吃饭、穿衣、考究卫生等)。但假如父母过度维护,不允许儿童停止探究,不能取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就会障碍自主性的开展从而产生一种惭愧和疑心的感情,对自已感到不肯定,变得依赖于别人。动因是父母。
(3)、主动性对内疚(3-6岁):儿童经过寻觅游戏玩伴、学习怎样组织一个游戏以及参与其他的社会性活动,主动性得到了开展,且开展了企图心和目的感受。反之会产生内疚感和畏缩性,缺乏目的感并在社会交往中很少表现出主动性来。动因是家庭。
(4)、勤奋对自卑(7-12岁):大多数儿童刚进入小学时都会以为本人没有什么做不了的,开端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果、为得到大家的欢送、惹起教师的留意。不可防止地要将本人的聪明和才能与同龄儿童停止比拟,假如体验到了胜利,则竞争认识就会不时加强,从而产生勤奋感和对本人才能的信任感,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假如是失败的体验,就会产生不适感,对今后的发明和生活都希冀不高从而产生了自卑感和对本人的天赋和才能的低评价。动因是教师和同伴。
(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紊乱(11-15岁):是人生中最艰难的时期,有了较强的自我认识,开端考虑“我是谁?”这样的问题,假如答复是胜利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构成了,他们了解本人是怎样的人,承受并观赏本人,能肯定本人的价值或生活方向。反之便会感到角色紊乱(不晓得本人是谁、不能肯定本人的价值和生活方向,感到紊乱和失败)。动因是社区中的同伴。
(6)、密切对孤单:开端寻觅一种特殊的密切关系并在这种关系中得到生长,密切感开展的结果普通是结婚。情感满足就会体验到密切感,反之就会体验到孤单。动因是配偶或密切朋友。
(7)、繁衍对停滞:进入中年,人们开端关怀下一代,经过对孩子的教育丰厚了本人的生活,没有子女的成年人经过与年轻人接触也会感遭到这种生活的丰厚。,父母在扶养孩子的过程中生活充溢了丰厚多彩的意义和有趣的事情。但有些父母却很少在扶养孩子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而是充溢了腻烦、对生活感到不满。在孩子的开展中不能展现本人的潜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动因是配偶、孩子和文化标准。
(8)、自我整合对绝望:以满足的心情回想往事,将阅历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承受、是必然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本人的义务这样一个事实来承受,即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开展阶段,就能到达一种自我整合;反之就会落入绝望的境地。动因是生活阅历及个体对这种阅历的诠释。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