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孩子的10个技巧

发布时间:
1.犯了错误就要惩罚
孩子犯了错误,无论有心还是无意,都要遭到惩罚。比方:孩子不当心把杯子摔碎了,固然他不是成心的,也应该通知他,这是他的过错。他虽没有预想到本人行为的结果,但仍要为此抱歉。假如他是无意的,并勇于供认错误,家长会置信他,并减轻对他的惩罚。假如他坦白事实、逃避义务,他将遭到加重的惩罚。这样就能够从小培育孩子老实、担任的性格。
另外,要让孩子晓得做错事就要遭到惩罚的道理。即便孩子央求,也不能容许,否则有了取消的先例,以后就很难保证明施的有效性。
2.惩罚的“量刑”要恰当
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孩子的良性转化,惩罚的“量刑”就必需符合孩子的行为。惩罚过重容易惹起孩子的对立心情,轻了又缺乏以使孩子引以为戒。因而惩罚孩子要以到达目的为准绳,既不能轻描淡写,又不能小题大做滥用“刑罚”。大教育家洛克说:“儿童第一次应该遭到惩罚的痛苦的时分,非等完整到达目的之后,不可中止;而且还要逐步加重”,其中的道理耐人寻味。
3.要按照规则停止惩罚
家长应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个奖惩规则,让孩子晓得犯错后将遭到什么惩罚。这样,孩子素日就会有所留意,从而减少犯错误的概率。当孩子犯错后,家长应留意调整本人的心情,不要因一时激动而随意惩罚孩子。    若是孩子以后犯了同样的错误,也应该按规则停止和以前相同的惩罚,这样家长才干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
4.指明“出路”不模糊
惩罚孩子不能前功尽弃,应请求受罚的孩子作出详细的改错反响才干中止。家长要态度明白,跟孩子讲分明他应该怎样做、到达什么请求或规范,否则有什么样的结果。
如孩子有乱丢东西、不爱整理的习气,家长在惩罚时就应该让其本人拾掇好东西、整理好玩具;使其明白必需要做好,否则又要受罚。家长千万不能模糊其词以至让孩子“本人去想”。家长不给“出路”,孩子改错就没有目的,效果就不明显。
5.罚了又赏要不得
家长教育孩子要互相配合,态度分歧,赏罚清楚。该奖时就要郑重其事以至若无其事地奖,让孩子真正领会到受奖的喜悦;该罚时也应态度明白、措施果断,让其晓得本人错之所在。只要这样,才干培育孩子明辨是非、知错即改的操行。假如在对孩子施行惩罚之后,家长中的一方以为孩子受了冤枉,随即又来抚慰他,这将会使惩罚失去作用。理论证明:惩罚——奖励——惩罚的恶性循环会使孩子产生认知偏向,错误地将犯错和受奖联络起来,从而使惩罚归于失败。
6.及时惩罚莫踌躇
惩罚的效果局部来自条件反射,而条件反射在有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距离时间越短则效果越好。所以家长一旦发现孩子犯错,只需状况答应就应立刻予以相应的惩罚;假如当时的情境(如有客人在场或正在公共场所)不允许立刻作出反响,事后则应及时地发明条件,尽可能让孩子回到与原来类似的情境中去,家长和孩子一同回忆和总结当时的言行,使他认识到当时的错误行为,并明白请求他矫正。
7.最忌讳挖苦讽刺
家长惩罚孩子应力戒挖苦讽刺,更不能自恃“孩子是我生的、是我养的”而随意用狠毒的言语责备、咒骂孩子。理论证明,挖苦讽刺和恶语咒骂已超越了孩子的明智可以承受的范围,将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因而,家长应该牢记惩罚孩子的目的是协助他矫正错误,决不是为了刺激孩子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自尊心。有些家长在惩罚孩子言语不文化、满口脏话时,本人也“出口成脏”,这就使得训教效果大打折扣,以至失去压服力。
8.点到为止莫唠叨
有些家长训教孩子喜欢没完没了,而且还时不时地喝问孩子“我的话你听见了没有?”孩子慑于家长的威严,为了免受皮肉之苦,只能别无选择地说“听见了”,其实他可能什么都没听进去,以至左耳听了右耳出,基本就没听。孩子之所以说晓得了,只是顺着家长的意义,为了早点完毕怒斥。于是,当孩子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时,家长便感到“深恶痛绝”,随即说孩子“不把我的话当回事”,当成了“耳边风”,说孩子“不听话”。其实这是由于家长的唠叨太多了,令孩子分不清主次,不晓得听哪一句为好;再者,经常性的唠叨多了,也会招致孩子    “失聪”,对家长的话产生教育心理学中的“0反响”,无动于衷,使训教失去效果。因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务必切记要改掉爱唠叨的缺点,凡事点到为止。
9.避实就虚莫牵连
从受罚者的角度来讲,孩子最厌恶家长“倒咸菜梗”,一事既出又将陈年老账翻出来。很多家长却不理解这个道理,训教孩子时总忘不了东拉西扯、横牵竖连,说出孩子的种种不是,以至将孩子说得尽善尽美,直至遗忘了本次训教的主题。孩子怎样想呢?反正本人没有一处是对的,以前获得的成果、矫正的缺陷家长都看不到,自感本人天生是挨训该罚的料,对改错失去了自信心,也就破罐破摔、我行我素,这样的教育效果不可思议。所以,家长训教惩罚孩子务必要一事一议,避实就虚,切勿搞牵连、翻陈账。
10.事后说理不可无
家长和孩子之间存在着教与被教的关系,但教育孩子仍当以理服人。惩罚只是手腕而不是目的,因而,惩罚之后必需要及时与孩子说理,否则,孩子在忍耐了惩罚之后将荡然无存。所以,家长在惩罚孩子后要经过说理、分析的方式使他明白为什么会受罚、晓得犯错误的缘由,讲分明假如坚持犯错下去将有什么结果。惩罚只是一种劣性条件刺激,其效能是短时的,不能耐久。受罚的孩子矫正了错误并不等于他已明白事理,并不能保证他下次不会再犯。因而,让孩子明白本人受罚的缘由才是铲除错误的关键,说理是惩罚孩子之后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步骤。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