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的母亲住院,孝顺的儿子回家摘菜。

发布时间:
知春寒由FACEBOOK等发源的社交网站,正以席卷全世界之势,成为新的网络潮流。在“人泡人”、“人玩人”,还有“人传人”的形式下,众多SNS网站纷繁上马,而一股反SNS的潜流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深夜三点,眼皮子都曾经在打架,却挣扎等候着菜地里的几朵雪莲的收成……
清晨六点,离上班还有三小时,就睡眼惺忪起床,翻开电脑,准备偷邻居家那几畦玫瑰花,却没想到,早有家伙衣着隐身衣埋伏在旁,扫荡了你的“猎物”……
5·12那天,看到满园子菊花被好友一扫而空,心生愤懑想搧人……
假如以上病症都有,当心,你患上了SNS综合征。当然,不用担忧,在以亿计算的SNS用户中,你不是独一一个由于SNS而“神经衰弱”的人。
这个名为SNS的网络时期,来得如此狂热,一如它的前辈、如今人手一博的博客时期。2008年,有人说,这是中国的“SNS元年”,开心网、海内网、校内网,从一个生疏事物疾速成为都市人生活的一局部。
魔力无限的SNS(即社会性网络效劳),树立在“六度分割理论”根底之上。
无论在国外,还是中国,SNS网站都在飞速开展。有统计显现,目前中国SNS玩家有8000万左右,而中国网民有3亿。
“开心迷”:为“车位”“奴隶”丢工作
一份专业调查报告显现,固然开心网的用户不乏美国、日本、欧洲等海外用户,但主力人群仍是上海、北京的白领,占总用户数的7成以上。
从年龄散布来看,“前80族”(23-28岁)占60%,“后80族”群(19-22岁)占15%,20世纪70年代的占15%,20世纪70年代前的占3%,“90后”占7%。
这是一项需求消耗大量时间的社交游戏,玩上了便欲罢不能。仅主要小号就有20多个的骨灰级玩家王小姐通知记者,每天为了挪车位登录20多个主要小号(马甲)账户就需求近一个小时。
除了耗时,不少人还为此得罪了亲朋好友。高先生说,本人在医院挂点滴的时分,对床老太太醒来,发现只要儿媳在,便问儿子的去向,儿媳说儿子回家“收菜”了,一会才干来,老太太着实想不通。
上海一家外资企业的担任人金小姐通知记者,今年1月公司刚刚开除了一名屡教不改的“开心迷”。“每隔几分钟,他总是控制不住要去‘停车’或者‘买一个奴隶’,精神总是不集中。”由于公司绩效是以小组的业绩计算,他的精神不集中招致上传数据等小错误不时,大大影响了小组的考核绩效,招致同事怨声不时。“我们劝过,但效果不好,只能开除了。”
网络宣泄构成新的封锁
“留恋开心网,有如染上赌瘾,用术语来说,就是虚拟社交依赖症。”心理咨询师任虹通知记者,在这种“痴迷”与“疯魔”的背后,是赤裸裸的理想需求,如交友、集体游戏、释放压力等。参与者对彼此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无疑会大大补偿理想生活中朋友越来越少、聚会越来越难的缺憾。
但是,开心网所扶植的自恋、自尊、乐趣是虚幻的,它容易挫败人们处置理想的才能,进而构成新的心理封锁。任虹同时指出,这种虚拟的网络社交外表看似乎减少了人的孤单感,联络了社交感情。实践上,越是沉浸于虚拟社交的人,越是在理想中感到压制的人。越留恋越猖獗、越留恋越孤单,一种“虚拟社交依赖症”正在都市中日益众多。
反SNS潮流
有点诡异的是,一边是大好“钱景”下众多SNS网站不时上马;另一边,在SNS玩家中,一股反SNS的潮流在世界范围内蔓延。
记者在采访中,也触摸到了国内反SNS的心痛,分开者痛斥开心网“三大弊病”:糜费时间,泄露隐私,身价过亿却无理想满足感。
国际上,鼎鼎大名的Myspace、FaceBook和Twitter已位居美国被家庭、学校和企业封杀网站的前三名,而近日一份调查显现,开心网已名列“中国十大被屏蔽网站”的首位。
4月19日,由八匹马传媒网发的“反庐舍联盟”,将开心网等网站列为主要打击对手,不惜以解雇等强硬手腕,制止员工上班时间沉浸SNS游戏。缺乏20天的时间内,已有约340家企业参加了联盟的队伍,其中包括惠普中国、七匹狼(湖北)等大型企业。
以搜鞋网为例,从2008年起,该网老总石强发现公司内部员工存在长时间泡SNS社区的现象。在屡次警示无效之后,去年10月,他祭出“屠刀”,开除了3名在上班时间沉浸于SNS或游戏的员工,其中包括一名部门主管。随后石强又重新标准了行为守则,增加了关于上班时间玩SNS或游戏的一些处分规则:“发现一次,记过;发现两次,扣罚当月绩效奖金;发现三次,扣罚当月绩效奖金和半月工资;发现四次,自动离任。”
似乎一夜之间,SNS成为老板们的众矢之的。该联盟发起者黄相如称,他还将扩展反庐舍运动的打击面。“所指的不是单一的开心网,还有那些沉浸于视频、聊天、大型网络游戏的现象和人。”
有关人士以为,开心网中心诉求是开心文化,但是开心网用户“固然开心了,但是没有感情的升华,也没有归属感。说白了,文化就是归属感,就是忠实度。”
同时,恰恰在SNS最关键的“社交”功用上,开心网遭遇了最大的质疑。有人剖析,SNS的中心和灵魂就是“社交”,但在中国,这种概念被游戏和文娱冲淡稀释掉了。“开心网作为中国SNS领军网站之一,用网页游戏给整个行业带来了人气和流量,也用网页游戏制造了扭曲的SNS概念。”
心理专家:玩能够,忌沉溺
南方开展研讨院心理安康研讨所副所长、国度心理咨询师何维表示,这是白领们减压的一种方式。
何维说,“偷”与“被偷”的游戏,就像童年中经常玩的“办家家”的觉得一样,虚拟着买菜、做饭,取得乐趣。“而现代白领工作压力都很大,这需求自动的对压力停止自我放映,不能被焦虑的心情影响本人太多。经过这个游戏,能够分开理想的压力。
另外,这样的游戏,还能让熟习的朋友之间又增加一种认同感”。
至于游戏能否会降低理想中对“偷窃”的羞耻感,心理医生指出,在理想中,人们即便能无视道德的存在,但也会由于法律约束、惩戒等手腕的存在而抑制本人的行为,“因而网上的盗窃行为转移到理想中的担忧有些多虑。”    有关人士预测,在将来几个月,还会有大批厂商纷繁宣布SNS上线,SNS将真正进入五代十国的“乱战”时期。
遍地开花的背后,无疑是利益的驱动。目前,固然还没有哪家SNS网站宣称盈利,但其“出路”却异常诱人。比方开心网重点在广告,校内网和51.com的运营之道是广告和增值效劳兼有之,而商务型的天际网则想靠会员收费和广告来取得盈利。
网页游戏的吸金才能会让你张口结舌。记者调查后得知,以校内网的“开心农场”为例,自2008年12月推出以来,已有超越1300万的校内用户装置了这个组件,每天活泼用户超越了300万。往常,这个小游戏每月能为制造该组件的“五分钟”团队带来75万元的收入。
而中文意义是“花名册”的Facebook,在美国学校中,各社区团体常常把印有一切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来的学生和教职员工,协助大家互相认识。而Facebook的开创人——23岁的马克聪明地把这个概念延伸到了互联网,从而降生了这个目前全球排名第八位、具有3400万活泼用户、每日上传850万张照片的超级社交网站。Facebook目前有大约300名员工,年收入为1~1.5亿美圆。从业人士惊叹,将来三四年,假如全球互联网范畴会呈现一个像Google一样的“大家伙”,那就是Facebook。
SNS网站方式多样
零点市场调查公司最近一项调查结果显现,41.1%的白领们正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派历着不同水平的心理疲倦,白领们的安康情况令人担忧。而简单轻松的网页游戏恰恰能在午休的几非常钟中协助白领放松心情。
国内互联网专家刘兴亮,曾极具创意地将目前暴躁的SNS网站分红三种:“人泡人”形式、“人玩人”形式和“人传人”形式。
“人泡人形式”。国际代表网站Myspace,在这个被以为是生疏人为主的网站上,为了吸收他人留意,玩家当然得卖弄风骚,以求“泡”或者“被泡”。
“人玩人”形式。国际代表网站FaceBook,这个以熟人网络为根底的形式。目前最暴躁的开心网、校内网等,都是以“玩”为中心。目前,校内网具有的真实注册用户超越4000万,开心网更是上升速度最快的SNS网站。
“人传人”形式。国际代表网站Twitter。在国内也有了模拟者饭否等网站。
网页游戏市场前景无限
艾瑞咨询最新行业开展报告显现,国内网页游戏市场范围2008年到达3.5亿,估计在2009年将到达5.1亿元,2011年中国网页游戏市场范围将到达14.4亿元。固然总范围还不能和大型游戏相比,但业内人士以为,网页游戏企业的前景无需担忧。
“庐舍”是英文Loser的谐音,“网络庐舍”是指每天在网上消耗2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沉浸于以虚拟社交类网页游戏和各大论坛等与工作毫不相关的事情,无主动进取的工作心态,得过且过的上网一族,主要是指工作白领一族。
“反庐舍联盟”将共同行动,对公司内的“网络庐舍族”停止监视教育,引导员工自律。假如教育和警示无效,还将采取解雇手腕。
    网上“惯偷”的理想恍惚
由于经常在网上停止“偷菜”,以至有个他人在理想生活中,看到家里厨房的茄子、豆角,也偷了藏起来。在理想中,模拟起了游戏的状态。
另外,有些白领一天不“偷菜”就憋得慌,曾经有“偷菜强迫症”的苗头。    B
偷菜成瘾神经衰弱
偷菜的开心,防盗的人也很用心。“大家在播种时都算好了收获时间,很多东西都要清晨两三点才干偷。”在某媒体工作的赵小姐说,为偷到好友的蔬菜,她常常调好闹钟半夜爬起来,偷完了再接着睡。刚开端玩时的消遣文娱,渐渐地变成了一项任务,那种偷菜收菜的成就感,也很快就转化成赵小姐的压力。
半个多月前,一向身体很好的赵小姐呈现了失眠病症,休息不好惹起食欲不振,肉体情况越来越差。她不得不到医院停止检查。医生判别,她因太在乎游戏胜负结果,从而产生莫名压力,招致肉体衰弱。“都是‘偷菜’惹的祸。”赵小姐没敢把结果通知家人。
有人沉浸    有人戒瘾
网络社区在全球不同国度盛行,有人玩得不亦乐乎,有人欲罢不能,有人奋起戒瘾。
美国《新闻周刊》记者斯蒂夫·图特曾充溢后悔地写道:“假如我没退出Facebook,我也不可能写这篇关于Facebook的报道,由于我基本没有时间。回想过去一年糜费在Facebook上的时间……让我感到十分懊丧。”长时间在Twitter上追逐女作家的《时期》周刊记者雷夫·格洛斯曼,也懊悔莫及:“我与理想中的本人脱节,沉浸Twitter给了我逃离理想辛劳工作的借口。”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