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被“剥夺”的3大原因

发布时间:
     
       找到属于本人的幸福,首要做到的就是降低本人的愿望。和同窗比成果,和同事比工资、和朋友比老公……比来比去,才发现本人的眼里只看到愿望,而本人的幸福都在他人眼里。
中国人的幸福变少了
到底什么是幸福?最近在多家电视台热播的电视剧《老大的幸福》就在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憨厚诚实的足疗师老大在东北小城过着简单快乐的生活,几个自以为生活幸福、事业胜利的弟弟妹妹要帮大哥换一个活法,竭力布置他来到北京寻觅“幸福”。在北京,老大目击了房地产大亨二弟、官迷三弟、房奴四弟、“股疯”小五的种种理想生活,并以本人悲观的天性,陪伴弟妹们渡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协助他们找到了幸福。
“生活好了,幸福少了”
事实上,五兄妹的生活是理想中很多人的人生缩影。“生活好了、幸福少了”是许多人对当下生活的评价。接连几次的调查也得出了相似的结论。荷兰伊拉斯谟大学对中国国民的幸福感停止了3次调查,其中1990年国民幸福指数为6.64(1-10标度),1995年上升到7.08,但2001年却降落到6.60。
零点调查与江苏卫视于今年3月31日发布的《2009幸福指数调查报告》也显现,超越一半的受访者以为,赚到钱才干“赚”到幸福。有趣的是,越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越是感到不幸福。
三大缘由“夺走”幸福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国民幸福感降落的首要本源就在于曾经进入了一个“物性时期”。在经过二十多年冲刺般的财富赛跑之后,人们发现,幸福感的增长并没有与财富同步,而是越来越背叛。“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主要精神都投入到竞争中,比职位、比房子、比财富,关注心灵的少了,我们的心变得没有生命力了。”苏州荣格心理咨询中心高级督导王国荣说。
第二,人类与大自然为敌,剥夺了本人的幸福感。王国荣解释说,从古人的诗词字画中就能看出,很多幸福的体验来自于人与自然的圆满谐和:溪边抚琴、雨中散步……由于有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使人类的情感变得坚决而成熟。反观如今的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人造“丛林”中,短少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其实,幸福的人常常生活在不那么兴旺的中央,但一定有蓝天绿地、小河潺潺和明澈的星空。
第三,人与人之间不再信任。如今固然通讯高度兴旺,但人们的心灵却疏远了。“从心理生理学的角度来说,如今的人越来越倾向于‘右脑’思想形式。”王国荣解释说,人的左脑思想属性是群体、理性、艺术、道德、宗教等,幸福感也来自于左脑的感受;而右脑掌管个体、权益、位置等,关于幸福的感受度是0。“很多时分,不是生活中的幸福少了,而是人们不再控制感受幸福的才能。”
幸福不是比出来的
“说到幸福感,我们首先要晓得幸福是什么。”王国荣表示,很多人以为快乐就是幸福。其实,快乐是一种暂时的、良好的心情体验,幸福则是持久的、内在的、坚决的心理状态。
要取得这种心理状态,找到属于本人的幸福,首要做到的就是降低本人的愿望。和同窗比成果,和同事比工资、和朋友比老公……比来比去,才发现本人的眼里只看到愿望,而本人的幸福都在他人眼里。
“幸福不是比出来的。”王国荣说。或许高房价把你挤出了大城市,但是,回到家乡后却能够换来更悠闲的生活,和能够无限呼吸的新颖空气;或许你没有装修华美的大房子,但却有暖和的家庭,每天下班回家,厨房里都飘出诱人的饭菜香;或许,你没有“富一代”的父母能让你过上“富二代”养尊处优的生活,但他们永远记得你的每一个留念日,为你大大小小的成就骄傲不已;或许你如今什么都没有,那么,有一个安康的身体也是幸福的事情,至少,安康意味着一切皆有可能。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