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为他人付出:具有「过度义务感」的4个特质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有这样一种人,ta们具有激烈的义务感,以为本人需求对身边的一切人和事担任,并甘愿付出一切。

过度的义务感并非是件好事,它会使你习气性疏忽本人,以至觉得本人不够好。

过度的义务感是什么缘由形成的?会给生活形成什么影响?该如何减少过多的义务感?本篇文章为你解答。

义务感很重要,由于具有义务感能够阐明,你是一个牢靠的、忠实的、有同情心的人。

但是,关于一些人来说,很容易产生过度的义务感。

我们通常以为义务感是积极的情感,所以无视了它的影响。但是义务感有时也会摧毁你的快乐,让你感到担负。

这种觉得就像,你举行了一个聚会,你需求确保每个人都玩的开心。或者同事在工作上很懒散,你却想去挽回他。还有他人在生活中挣扎时,你想要协助他们过的更好。你以为本人需求对这一切担任。

过度的义务感在童年时期阅历过情感无视的成年人中很常见。很多人可能曾经被贴上了能够依托、有问题能够随时找、甘愿付出的标签。这些付出,可能会让一个人疏忽本人的感受、需求、愿望。

为什么会发作这些状况?

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求理解什么是童年时期的情感无视。

01

童年时期的情感无视

心情是生活的必要组成局部,心情能够让你衔接真实的本人,引导你的生活。但假如一个家庭缺乏心情认识,就可能会招致情感无视的呈现。情感无视不是父母对你做了什么,而是他们没有为你做什么。

假如你的心情在童年时期不被父母供认,心情总是没有父母的引导,你可能会感到很困惑。你在不知不觉中接纳到的信息是:你的感受不重要。

由于你在无视情感的家庭中长大,你以为本人不如其别人重要。所以你自然地学会了迎合四周人的感受和需求,而不是本人的感受和需求。

这就会招致过度义务感的呈现。

02

过度义务感的4个特质

情感无视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所以阅历过情感无视的成年人也具有共同的特质。

其中有四个特质非常突出,这四个特质与过度的义务感也有直接的联络。

1. 你才能很强,很能干

去做比去感受更简单。这是童年阅历过情感无视的人“健壮生长”的局部。

你晓得如何处理问题。人们来寻求你的协助时,或许是在应用你的付出。

具有该特质的人会经常这样想:无论外界如何影响我,我必需时辰坚持高效,并且获得成果。

2. 你总是关注外部世界

心情属于内在层面,但是你可能倾向于将留意力集中在外部,远离内在的心情世界。

当把焦点放在你本人身上时,你反而可能会感到不习气、不舒适。对你来说,你的心情世界是未知范畴。

具有该特质的人会经常这样想:我更关注别人,关怀工作。而我本人并不重要。

3. 你总是疏忽本人的感受和需求

你像父母看待你一样,看待本人的感受。就像这些感受并不存在一样。

无视本人的心情,你就可能会错过理解真实的本人:你喜欢或不喜欢什么、你的兴味是什么、你本人真正的激情所在。

你会错过理解本人的时机,完整与真实的本人脱节。

具有该特质的人会经常这样想:我不晓得本人想要什么,对本人的感受很生疏,我只会确保其别人都得到照顾。

4.你总觉得本人不够好

只要当父母供认你的感受时,你才会感到安心。但这会让你以为本人没有他人重要。

这传送出来的信息是: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很重要,但我的不是。

具有该特质的人经常会说:我没事,我很好。

别人的感受和需求占领你想法的首位,盼望协助他人而不是你本人,置信他人比本人更有价值,所以你承当了大量的义务感。

你以为本人有义务协助他人感到温馨、快乐、胜利、安康和满足。

那么,谁又会关注你的温馨、快乐、胜利、安康和满足呢?

你错过了最重要的事:对本人担任。

03

减少过度义务感的3个步骤

1. 关注本人的内部世界

克制过度义务感的第一步,转而关注你的感受和需求。

这很有应战性,需求不时练习,由于你曾经习气于关注外部世界,但这很值得。

关注本人的感受能够助你生长,并且增强你对本人的了解。

2. 优先思索本人

你可能被误导,以为本人的感受并不重要。

你可能会觉得你不如他人有才能,但事实并非如此!

你如今能够:优先思索本人的需求。


3. 设定边境

从总觉得本人低人一等的角色姿势中走出来,变得果敢自信一些。

当你可以自信、明晰地向别人传送本人的感受和需求时,你就是在发出这样的信息:我的感受和需求和你的一样重要。

设定边境,是必要的、有益于心理安康的。

想对每件事和每个人都担任是不可能的,但对本人担任是完整有可能的。

假如你花点时间评价一下如今本人所承当的义务,你会发现大多数的义务都和本人无关。

你可以辨认、回应和满足四周人需求的才能,这是一项十分珍贵的技艺。

但是,假如你在这个过程中无视了本人,这项技艺就会被糜费。你认识到本人的需求,随之而来的将会是全新的、更有均衡感的义务认识。

想象一下,假如你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你的生活会多么的充实。 

本文系编译,原文链接: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childhood-emotional-neglect/202209/how-emotional-neglect-makes-you-feel-excessively-responsible

作者:Jonice Webb Ph.D.

编译:Hana

图片来源:Pinterest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