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这个词,头上有个屋顶瓦片,地上有头猪(豕)
在传统文化中,有住所才能称之为家,猪是家庭富足的重要体现。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一直重视家庭的物质基础有房住,有肉吃,才是理想的家庭生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家的心理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家的心理需求也逐渐外化。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发现,有房住,有肉吃,但有时候家庭并不幸福。
归属感
归属感是人类生存的心理基础,我们都想被一个团体接受、宽容和理解,否则,你会焦虑、胆怯不安,甚至回避。我们会以一种熟悉的方式联系世界,选择一种合适的模式安全生存,即适应性生存策略。
这些策略源于家庭。家庭 对儿童的适应的需求和稳定的互动模式,在不同的生活事件中逐渐形成一种归属感的心。
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当我们的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我们会把这个世界解释为安全和被接受的理解自己是受欢迎的,值得尊重的;如果我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或者遇到困难,家人解决和应对的方式逐渐成为我们成年后应对困难和挫折的模式。
我们在出生后倾向于与照顾者亲近并建立特殊情感联系的现象被称为“依恋”只有当孩子将父母视为安全的基地时,他们才能有效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依恋不是靠喂养来维持的,而是靠母婴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来维持的。如果母亲 的情绪不稳定,对宝宝的反应 需求迟缓或缺乏,甚至暴力和虐待,婴儿很容易发展出不安全的依恋关系。
我们与照料者(常常是妈妈)依恋的品质逐渐内化到内心世界,形成一套固定的世界观和习惯。更重要的是,依恋关系会穿越时空,3岁前依恋类型基本建立,成年后70岁%以上保持不变。
因此,我们和照顾者之间的情感互动形成了一个熟悉和安全的基础,即在家的归属感。
分离感
成长的本质是一个逐渐远离原生家庭的过程。因此,家庭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功能是分离感。
最早的分离是我们从我们的母亲 从一个恒温和营养丰富的子宫,到这个多变的世界,我们需要哭泣来获得回应和食物这一定是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分开总是不舒服,但又是必须的。
长大后发现爸爸爷爷奶奶哥哥姐姐都在身边。通过参与家庭内不同人的子系统,逐渐过渡到与家庭外的人建立关系,获得进一步的分离体验这些都是与母亲分离经历的延续,分离感在家庭中逐渐形成。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母亲与孩子或其中一个子系统的关系过于亲密,或者其他关系过于紧张,冲突较多,就会阻碍孩子与他人建立关系。
家庭如何塑造孩子的分离感?通过不同子系统的边界,儿童可以体验到不同的交互规则,这种交互规则不同于原来熟悉的交互规则,也就是分离感。
比如宝宝哭闹,妈妈可能会抱抱她哄她,或者意识到宝宝饿了或者尿尿,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如果是父亲,可能也会哄孩子,但方式肯定会和母亲不一样这两种方式的区别在于,孩子 的最早的人际分离原型,已经从二元的母子关系,变成了三元或多元的家庭关系。
父亲或家庭中其他重要的人是孩子探索母子关系之外的关系的第一站。如果父亲很忙或不在,孩子的动机 分离感的扩大和探索会被削弱这个时候,母子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紧密,分离感会越来越弱,无法启动探索的动力,可能会阻碍他们的成长。
自我性
归属感和分离感是二元的当我们在一段关系中体验到充分的安全感和归属感,我们就敢于尝试离开这段关系,与他人建立关系。
家庭通过适应和分离,塑造了我们特定的心理场和交往场,也就是自性。家庭是归属和分离这两种元素混合兼容的地方,是我们认知一切的母体。
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与他人相处,都归结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而我们对自己的认同,往往来自于我们对出身家庭的认同。家给了我们生活的底色,却不是生活的全部色彩。
如果坚持通过改变出身家庭或者其他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种坚持其实是在重复早年的互动模式,没有形成足够的分离感。
因此,我们不不需要改变背景颜色,我们可以 不要改变背景颜色我们能做的就是在背景色中了解自己,尝试加入自己的色彩。这不是悲观,而是对幸福家庭最大的贡献和真诚。
家不仅是遮风挡雨的地方,也是滋养心灵的地方!
文/陈发展
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