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六个心理学实验,影响了教育百年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心理学家就开端尝试经过实验协助、开展儿童,为教育做指导。这些实验经过特定的情境设置来获取儿童的真实反响,并对其反响、行为背后的动机、缘由作出剖析,经过实验认识儿童、读懂儿童,为儿童教育和培育提供科学支持,这些经典实验,至今仍对儿童教育有着深远影响。

01

棉花糖实验

关键词:延迟满足、自控力、环境影响

初始实验

最早的“棉花糖”实验大家应该十分熟习。上世纪60、7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 Walter Mischel 招募了600多名四岁的孩子参与实验。研讨人员把他们带进房间,房间里放着一颗棉花糖。研讨人员通知孩子,本人有事情要分开一会儿,假如他回来的时分,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那么就能够得到一颗额外的棉花糖作为奖励,假如吃掉了,则没有奖励。结果,2/3的孩子吃了棉花糖。14年后,工作人员找到当年实验中没吃掉棉花糖的1/3的孩子作后续调查,他们发现,那些可以抵御棉花糖诱惑的孩子,在集中留意力和推理才能上面的表现都比别的孩子好。

进阶版实验

其实,“棉花糖”实验还有一个进阶版。后来,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做了这个实验。不过,在“棉花糖”实验之前,她将孩子分红A、B两组,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同画画,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一位同事会通知孩子们,“能够如今运用旧蜡笔,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几分钟后,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和孩子们抱歉地说,“对不起,我记错了,其实没有新蜡笔了。”

之后,同样的状况又反复一遍,这次是许愿有新的贴纸,同样,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而B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抱歉。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Kidd才引入了“棉花糖”实验。结果十分令人震惊,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经过测试的比例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实验阐明什么?

不可承认,孩子的自控力十分重要,但在进阶版的实验里,大人的不同行为也成了两组孩子自控力表现的重要参考。当孩子身处一个信守诺言的环境,即便再小的事容许了孩子就会做到,那孩子也更愿意自控;可假如他们身处“反复无常,连哄带骗”的环境,那孩子就会失去对环境的信任,自然不会思索自控的问题。

作为孩子四周环境最关键的主导要素,置信家长、教师们会更明白这个进阶版“棉花糖”实验的意义。

02

小阿尔伯特实验

关键词:条件反射、引导、影响

心理学关于恐惧的成因和克制有不少实验,其中最知名的就是“小阿尔伯特实验”。

实验过程

1920年,早期行为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华生及其助手停止了心理学史上著名的一次实验。该实验提醒了在一个名叫阿尔伯特的小男孩身上是如何构成对恐惧的条件反响的。

阿尔伯特只要9个月大的时分,工作人员把一只小白鼠放在他身边,起初他完整不惧怕。可是,当有人用锤子在他脑后敲响一根钢轨发出巨响时,他猛地一颤,躲闪着显露了惧怕的神态。两个月后,工作人员又开端实验。当小白鼠放在阿尔伯特的面前,他仍然不怕,并伸出手去抓它。就在他的手在碰到小白鼠时,脑后又响起了敲击钢轨的巨响,他猛地一跃,向前扑倒,把脸埋了起来。

又停止了几次实验后,阿尔伯特对小白鼠真的构成了恐惧条件反响。而更进一步的实验显现,他对其它毛乎乎的东西也产生了恐惧:兔子、狗、皮大衣、绒毛玩具娃娃。最终,即便没有任何钢轨敲击的声音,他对小白鼠和其他毛乎乎的东西都会感到惧怕。

华生以为,我们只需找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络,再依据条件反射原理加以强化,使刺激和反响之间树立起结实的关系,那么就能够预测、控制和改动人的行为。

实验阐明什么?

强化很重要。想象一下日常生活的情境,假如家长对一件正常的事反响过激,一朝一夕,孩子对日常琐事、小艰难等的处置方式也会遭到影响。

03

波波玩偶实验(不倒翁实验)

关键词:典范示范

波波玩偶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阿尔波特·班杜拉于1961年停止的关于攻击性暴力行为研讨的一个重要实验。

实验过程

班杜拉让斯坦福大学幼儿园年龄介于3~6岁之间的36名男孩和36名女孩观看一位成人(典范)殴打一个波波玩偶。控制组、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各包括24名儿童,分别观看攻击性行为,以及观看非攻击性行为。第一实验组和第二实验组再按性别再次分组。然后再分别观看同性典范和异性典范。

每个儿童都被分别带到一间房间里,其中一个角落包含小玩具和图片,另一个角落包含波波玩偶和一些工具。儿童首先待在一个角落单独玩小玩具或图片。10分钟后,他们将进入三种不同的实验情境:

实验组一: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随机分配给12名儿童)对“波波玩偶”实行暴力行为——用锤子敲,以及把玩偶抛到空中,嘴里发出“砰、嘣”的声音。

实验组二:24名儿童观看一位成人男性或女性(6男6女随机分配给12名儿童)安静地摆弄玩具,完整无视波波玩偶。

对照组:24名儿童在房间中时,成人完整不呈现。

实验结果

1. 观看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一中的儿童,模拟性暴力行为的程度远远高于观看非暴力行为的实验组二以及对照组。

2. 男孩比女孩更愿意模拟同性典范,女孩模拟女性典范的证据不明显。

3. 男孩模拟肢体暴力的行为多于女孩,而男孩和女孩模拟言语暴力的水平差异不明显。

4. 典范为男性时,女孩在模拟阶段会表现出更多肢体暴力;典范为女性时,女孩在模拟阶段则表现出较多言语暴力。

实验阐明什么?

典范的示范力气对孩子的影响至关重要。

04

罗森塔尔效应(“丑小鸭”实验)

关键词:鼓励、赞同

罗森塔尔实验是心理学历史上有关希冀和自信心对人的影响最著名的实验。

实验过程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停止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停止了“将来开展趋向检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同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开展出路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教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失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话”,由于名单上的学生是随意选择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停止复试,结果奇观呈现了:但凡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果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生动开朗,自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他人打交道。

实验阐明什么?

著名心理学家杰丝?雷尔评论说: “称誉对暖和人类的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长开花。但是我们大多数的人,只是敏于规避别的冷嘲热讽而我们本人却吝于把赞同的暖和阳光给予他人。”关于孩子,家长、教师的赞同和对他们逼真的希冀,或许能成为令他们努力向上源源不时的动力。

05

定位速效实验

关键词:明白目的、反应、效率

“定位速效实验”解释了按方案工作、目的明白、效率增高的现象。

实验过程:

心理学家罗西和亨利将一个班的学生分红三组,前去 10公里外的村庄。

甲组学生不晓得村庄有多远,只跟着导游走,刚走二三公里,就有学生叫苦,走到一半学生开端埋怨,心情低落而且开端散乱,最后落花流水。

乙组学生仅晓得间隔目的地10公里,中途没有路牌,只跟着导游走,走了多远还剩多远一概不知。于是,不到一半路途,就有人叫苦不及,速度也越来越慢。

丙组学生不只晓得间隔,还能不时看到路牌,上面写有里程,走了多远还剩多远都十分分明。结果,这组学生全程肉体丰满,没人叫苦。

实验结果不可思议,丙组最快,乙组次之,甲组最慢。

实验阐明什么?

实验阐明,学习结果的及时理解对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强化作用,有助于进步学习效率。反应方式不同,对学习的促进作用也不同。学生及时控制学习成果对学习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反应越及时效果越好。

06

紫格尼克效应

关键词:心理张力

人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某个行为单位,如:把游戏打通关,读完一本书,学好一门言语等,这就是所谓的“心理张力”。而一个人的“心理张力”系统,是产生“紫格尼克效应”的心理机制。

实验过程

俄国心理学家布鲁玛·紫格尼克做了一个巧妙的实验。她给128名孩子布置了一系列作业,如读小说、制造泥人、做算术题、看图作文等,让孩子们完成其中局部作业,而另一些作业则在停止到一半时令其中止,不再完成。几小时后,紫格尼克请求孩子们回想所做作业的细节,结果发现,有110名孩子能分明地记住尚未完成的作业,而对曾经完成的作业则印象含糊,以至不记得了。

实验阐明什么?

假如用一网络盛行语来形容,就是:高考前,咱也是文言文、英语、政史地、数理化都门清的“学霸”,高考后没几天,就变成了“文盲”。

“心理张力”能够使人经常处于“适度慌张”状态,从而坚持积极的心态。在理解紫格尼克效应之后,家长、孩子能够停止发明性的运用,培育孩子灵敏的 “心理张力”。但也不要追求圆满,以免张力过强,产生负面效应。关于“心理张力”过强的孩子,家长、教师能够恰当地转移孩子的留意力,让孩子放松下来,不用追求圆满。

孩子们生长的机密还有很多,上述几个心理学实验所描绘的问题、提醒的现象也只是冰山一角。不过,置信家长、教师们在理解过后,再对待孩子的任何行为,会找到更好的处置方式。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