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对精神病人避而远之,不敢接近,甚至不屑一顾,视其为“异类”正因为如此,我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广大精神病人承受着疾病和偏见歧视的痛苦,其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得不到充分保障,最终不利于精神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甚至导致恶性循环。
事实上,精神病人是否会伤害他人,或者是否能得到更好的康复,很大程度上与你对他们的态度有关,尤其是家人和周围的人,比如邻居、朋友等的态度。社会关怀帮助病人、才能达到和谐。
家,是最温暖、安全的港湾,对精神病人来说,是家和家人的支持、理解、陪伴对于他们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所以,作为精神病患者最近的家庭成员或邻居,、朋友应该怎么和他们相处?由于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不同,家属在与患者相处时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区别对待,这样可以帮助患者康复。为此,提出以下注意事项供参考
1.兴奋躁动的病人。
这类患者的语气要平和,主要是安抚。唐 不要给病人施加压力,否则会使病人更不舒服,正如“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那么患者也会有一种冲动、伤人、毁物等行为。另外,批评或指责患者是不可取的,实际上也是无效的。
2.幻觉妄想的病人。
对于这类患者,我们不要太在意,也不要冷眼旁观我们应该防止病人提出极端的要求比如:的一个女患者,有言语幻听,叫她邻居“破鞋”病人很生气,家属为了表示关心,也表达了自己的愤怒结果病人反复要求家人和邻居打架。
3.抑郁自责的病人。
善待此类患者,耐心缓解心理压力。家庭成员在询问患者病情时,可以使用问候或询问的语言,例如“你今天心情好吗?或“你今天感觉怎么样?尽量避免:之类的暗示性问题“你今天心情不好吗?这将是误导,病人 的真实情况无法获得。如果病人过于担心疾病、忧虑,要淡化“病”话,为了缓解焦虑和抑郁。说话时多鼓励少打断,尽力发泄,适时表示同情和理解。
4.一个反复要求自杀的病人。
除了善待这类患者,还要表达清楚,敢于和患者讨论自杀,主动涉及症状,不要 不要害怕刺激病人。让病人知道他的家人理解病人是自私的并告诉病人自杀会给他的家人留下更多的痛苦。同时要加强护理、检查周围环境的安全性,防止发生意外。
5.敏感多疑的病人。
对待这类患者要反复劝说、优先考虑反复解释或适当担保。敏感多疑是一种人格特质,可以被说服,但不会长久,类似的怀疑会一再出现。因此,有必要不厌其烦地向患者解释。同时也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家属在交谈时尽量不回避病人,甚至有意识地让病人听清楚,以减少病人 误解。
6.易激惹的病人。
谨慎对待这样的病人,不要不要激怒他们。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他们往往会受到幻觉和妄想等症状的影响,从而使他们心烦意乱、焦虑,导致易怒在这种情况下,家属要让患者知道自己的感受是真实的,表现出关心和理解,不要对症状本身进行反驳或辩解在与患者相处时,家属要主动回避,为了自己的利益投其所好,甚至哄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