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共情,我们真的做对了吗?

发布时间:

图片

Empathy(共情、同理心),在许多英文翻译的心理学或家教书中会看到译者把它翻译为:同情心、移情。理解心理咨询的朋友就晓得,共情/同理心、同情心、移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在大家日渐关注各类育儿办法的同时,也留意到众多办法都会提到“同理心”这个高频词,许多父母也在有意地尝试变得更有同理心,去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心情和想法。可是,这个概念,以及背后的办法却不容易控制。

今天推送的这篇文章,文章有点长,但绝对值得珍藏阅读。本文细致地总结了在与孩子共情过程中可能会呈现的误区,详尽地引见了什么是共情,如何变得更有同理心。文章的最后,还找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视频(视频在腾讯视频上)。

看完文章和视频之后,置信大家一下子就开窍了。

共情对很多家长来说早已不是新颖词了,可是为什么仿佛很难做到呢?或者,家长觉得本人明明曾经在共情了,可孩子却一点都不买账,以至可能行为上还变本加厉?

就在前几天,有位妈妈和我说到,孩子当天生病了没去幼儿园,要看动画片,约好了看2集,结果看完了还要看,被强迫关机后开端大哭。妈妈给孩子讲了道理,孩子也供认错误了,可是紧接着晚饭也不吃。原本晚上是吃饺子,可孩子非说要吃米饭,一会又要鸡蛋,给了鸡蛋又说不要,总之对着来,气得妈妈打了他的屁股。过后这位妈妈很困惑地问我:难道我共情还不够吗?这样的困惑,我置信不止一位家长有。那终究什么才是共情呢?如何才干做到共情?

在明白什么是共情之前,我们先要理解什么不是共情图片

共情≠讲道理说教

当孩子有心情时,虽然家长很想和孩子的心情衔接,可心中总是记挂着要去“纠正”孩子的行为,一心两用的状况下,常常就会盲目或不盲目地开端说教、讲道理。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说过,世上最没用的三种教育办法就是: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打动。许多家长曾经晓得,打骂只是短期有效,长期运用会影响孩子的身心安康,不利于孩子独立人格和情商的开展。讲道理,听上去比打骂好多了,可为什么还是难以和孩子树立衔接呢?

这首先是由于,当孩子堕入负面心情中时,大脑处于非整合状态,其担任考虑的局部曾经无法有效停止工作。这时,父母说道理,孩子常常很难听进去,即便听到了,也很难了解和消化,更别说心悦诚服地执行。

其次,在讲道理时,家长和孩子的位置常常是不对等的。因而,一旦开启了说教形式,再有道理的言语也变得乏味,难以承受,更容易让孩子觉得“你基本不了解我”,激起孩子的恶感和逆反。因而,一旦察觉到家长开端说教,有些孩子会迸发更多的负面心情,冲家长发火;有些则自动关闭了听觉通道,让本人好受一点;最糟糕的是,有些以至需求隔离本人的感受,才干让本人有喘息的空间。假如这样的情形反复发作,渐渐地就会变成一种自动化的反响形式。

习气于隔离本人感受的孩子,长大后会显得特别淡然,对本人和对他人的心情反响都失去察觉。而对讲道理有许多逆反心情的孩子,长大后会特别喜欢反驳他人。不论多么中肯的道理,他总能找出其中的破绽和他人理论,曾经不是为了谬误而辩。

而他们的潜台词,其实只是那个小时分在心底环绕了很久却没能发出的声音:“你不能制服我”。因而,当孩子有负面心情时,家长一开端讲道理,无意中就已切断了与孩子衔接的桥梁。

共情≠同情

共情和同情,一字之差,意义却大相径庭。固然两者都是在传达爱,但是,同情的实质是怜惜。假如家长对孩子施以同情,则两者在位置上依然不对等。施者很难觉得到这种不对等,但关于受者来说,由于其不对等,就很难感遭到全然的被尊重和真正的共鸣。

由于这种认识上的不对等,同情将对方放在了一个较低的位置上,无形中矮化了对方,会挫伤对方自我振作的力气。生活中常能见到,有些孩子摔倒以后,原本本人曾经要爬起来了,可是旁边的大人一看,“哎呀,怎样皮都擦破了,太不幸了!”结果孩子一屁股又坐回去开端哭起来。因而,同情也会对树立真正对等的衔接产生阻隔。

共情≠比惨

共情既然不是同情,不是居高临下,那有些人就说,我看到你很惨,我让你晓得我比你更惨,你觉得会不会好点?

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在听他人诉苦的时分,为了抚慰他人,有时会把本人的陈年旧账也拎出来翻一翻,会说:“你这个不算什么,我那时……”让对方晓得,我们不只阅历过这样的苦,以至比她还更苦。

这样做的效果如何呢?我们在家长课堂上也会做这样的实验。有些参与者觉得会好一些,但更多参与者会觉得,明明我在说我的感受,不晓得怎样回事转移到你的感受上去了?仿佛我的感受不值一提,我并没有被真正地倾听。因而,在这种情形下,沟通双方的位置依然不对等,关注点仍然不是在对方身上,很难协助对方引导心情。

共情≠听任行为

还有些人会以为,既然要共情,我需求了解孩子,而孩子的做法都是无缘无故,因而我必需无条件地允许孩子的行为。这种想法,是把心情和行为混为一谈了。接纳心情,不代表要允许一切的行为。假如孩子的行为伤害到本人、他人或环境,仍然需求有恰当的引导。家长需求多倾听孩子,去找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缘由,还需求和孩子一同去探究,除了这么做,能否还能够有更好的选择。

共情≠给倡议

给倡议也是共情中最常遇到的障碍。常常,懊恼的妻子只是想发发怨言,可是理性的丈夫一听,马上开启打猎形式,“这肯定是你哪里没做好。下次你遇到这种情形,应该这样才行……”结果两人不欢而散。

在家长课堂上,家长们还反应,这样给倡议的结果,还常常招来对方的反驳。“这个倡议我试过了,没有用。那个我也试过了……”不但心情没有得到缓解,而且由于许多办法试过且不奏效,反而添加了更多的懊丧。

这在亲子关系当中也是一样的。正常状况下,家长是可以察觉到孩子曾经在负面心情当中的。可是,许多家长为了尽快停息孩子的心情,还没来得及和孩子树立衔接,就已给出了一堆的倡议。当这些倡议不被孩子采用,孩子的心情开端晋级时,家长又会堕入焦灼的心情或是评判当中,要么否认孩子:“这孩子怎样这么倔”,要么自我否认:“我怎样连这种小事都搞不定”。这些心情和评价,都障碍了家长去感受孩子的感受,树立真正的衔接。

共情≠处理行为问题

我们在课堂上解说共情做完练习之后,家长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我是衔接了孩子的心情,可是问题还是没处理啊!或是,我曾经用了共情了,可孩子还是那样干怎样办?必需廓清,共情的首要目的不是用来引导孩子的行为。孩子具有自然的察觉力。假如家长在共情的时分怀着要搞定孩子的想法,常常会招致失败。共情是什么?如何才干做到?

读到这里,或许你会觉得,共情怎样这么难,这也不行,那也不对,到底要怎样?

其实,共情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才能。在孩子的婴儿时期,父母假如带着负面心情靠近孩子,很多时分并不需求说什么,孩子就曾经可以有所察觉,从而表现得困惑、慌张、焦躁。只是随着我们渐渐长大,理性思想慢慢占了上风,关于心情的细微感受力反而没那么注重了。

可是,在人与人的相处中,共情又是如此重要。有共情才能的人,常常可以最大限度天文解他人并博得他人的了解,因而更能和本人、和他人高兴地相处。在亲子关系中,共情是家长与孩子情感衔接的桥梁,其重要性显而易见。

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杰斯,也即共情这个概念的提出者指出,共情是一种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才能,而他人的心情是进入其世界的钥匙。图片

不同,就是相同的背面,每个人都不同于他人,而且无独有偶......

那么,如何经由他人的心情去体验其内心世界呢?

我把这个过程归结为察觉、接纳、传送三部曲。

共情请求家长放下本人的评判和心情,全然地和孩子在一同,进入孩子的世界,去感受孩子的感受,也就是所谓的“设身处地”。在感受中,家长会对孩子的心情反响有察觉,既去察觉孩子直接用言语表达的内容,更要察觉孩子非言语传送的信息,比方孩子的腔调、语速、表情、动作、身姿等等。此外,还需求察觉孩子产生心情的导火索,以及孩子想说的潜台词终究是什么,也就是孩子的需求或愿望。因而察觉是第一步。

带着这样的察觉,家长接着需求学会接纳孩子的心情,不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家长需求让本人成为一个稳定的容器,可以去抱持孩子心情的涌动。在这样的抱持中,孩子明白本人是平安的,心情是被接纳的,而不需求担忧本人被否认或回绝。经过接纳,孩子和家长的心情就能够对接并活动起来。

当家长能够稳定地和孩子的心情对接,接下来家长就能够向孩子传送了解,让孩子晓得,你是被看见的。有时能够经过言语的方式,比方正面管束的共情工具中所解说的:妈妈晓得你如今觉得(觉得词汇),是由于(心情的导火索)。要是(孩子的愿望)就好了。而有时,只是需求会意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拥抱,或是一个牵手。

听见暖和的话......蜷在小床上遭到爱抚,像一只小鸟缩在巢里。妈妈的眼睛里,有全世界的温顺。

在这样的传送中,孩子得以充沛体验本人的心情,并确认本人被了解。在许多状况下,孩子一旦晓得本人已被看见,心情就会渐渐地淌走了。

共情虽有一定的句式能够参考,但我不倡议生搬硬套。更重要的是,体验你的世界,好像我的世界。假如我们可以真的做到这一点,我们一定会晓得,孩子在那个当下的觉得怎样,想法和需求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的孩子阳阳快三岁时,有阵子晚上老是闹着不肯上床睡觉,而且经常会给出一些让人无法回绝的理由,比方说,我饿了呀,我渴了呀,之类的。以前我就会问他:“噢,那你想喝水吗?你要吃什么?”可常常东西拿来他又不吃了,有几次差点都把我惹毛了。

当时我也觉得很苦恼,孩子明明曾经困得东倒西歪了,为什么就不想上床睡觉呢?后来我尝试代入他的角色,才忽然认识到,他的心情基本不是来自于他所说那些需求,而是“我入睡有艰难,需求辅佐”。

之后有一天晚上,阳阳又开端闹觉时,我就说:“嗯,你是不是有点困但又不太想睡觉啊?”他说:“嗯,不想睡觉。”我接着说:“确实是,有的时分想睡却睡不着是挺难过的。”他听了这句话之后,就躺在我怀里,身子软下来了。我又接着跟他说:“要是妈妈牵牵你的手,摸摸你的背,你会不会觉得舒适一些?”他没怎样答复,我就把他放在床上,牵着他的手,摸着他的背,结果没一分钟,他就睡着了。

从这个小小的例子能够看到,共情有时就会像点-穴一样,一旦说中了孩子的感受、缘由和愿望,他的心情就会活动起来,孩子就不需求用这局部能量来攻击本人和他人了。前面说到,共情不等于处理问题。但神奇的是,当我们可以做到不带评判的倾听,去进入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同频之后,很多家长会发现,原先家长和孩子不断纠缠的问题常常就迎刃而解了。

......听见他人对你说抚慰的话,柔软的像蜂蜜,暖和得像摇篮曲,整个人便会安静、舒适、放松下来。

所以,要做到真正的共情,我们还需求经常问回本人

● 我对孩子能否有不带评判的尊重?

● 我能否供认孩子是独立于我的个体?

● 我能否在心底供认我们的位置是对等的?

● 在共情之前,我能否已擦亮我心灵的镜子?

我们把共情比喻为照镜子,也就是,如其所是地去映照对方的心情。当我们能在另一个人的眼中看到本人心情和内在需求时,我们就可以更有力气来调整本人。这关于家长的请求十分高,所幸,这也是能够学习的。家长能够学习如何擦亮本人的这面镜子,在需求的时分不但能够照亮本人,还能够照亮孩子。

假如家长本人处在心情当中,就不要急于和孩子共情,而需求先和本人的负面心情做这三部曲,察觉、接纳、传送。“我看见你了。谢谢你来通知我,我有一些需求没得到满足。我了解了,我爱你。我会和你一同,为我的需求担任。”也就是,让本人先暂停下来,允许本人和负面心情对话,看看它是想通知本人什么,本人真正的盼望是什么,然后在心情的活动中渐渐地去调整它。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