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为了你好”|牺牲型父母对孩子有哪些影响?

发布时间:

图片

“我这么努力,是为了让你过得更好”、“我拼命工作”、“若不是为了你”、“不然我早和他离婚了”、“你一点都不懂得感恩”、“你总是以为我付出那么多,是应该的”……

你听到过这样的话吗?你会这样讲吗?那么,你可能就是我今天谈的这类人,或者你遭遇过这类人,我把他们称作“牺牲型”的付出者,他们的原型来自父母。

01 

“牺牲型”母亲(父亲)的表现方式

1、他们会放弃一些本该属于本人的事情。

有许多女性来访者称,她们原本喜欢健身、小动物、游览、看书,有孩子后,这些喜好都消逝了。

“我除工作外,精神简直全花孩子身上了”,“但他并不了解我”,她们常会这样说,虽然有的孩子曾经上了中学,还是如此,生怕哪些中央出过失,怕孩子吃不饱、穿不暖、学不好。

有的连工作都辞了,“一辈图啥呀,不就希望孩子有长进吗”,“他们若过不好,我上班还有什么意义啊”。

有的举家搬迁,我工作室紧挨2所优秀中学,邻居大都是陪读父母,或爷爷奶奶,搬来租房子住,有的家比拟远,有的家只隔几条街。

他们目的只要一个:陪读。

本人不惜穿过整个城市上班,他们的共同点,就是为了孩子,失去了本人的兴味、职业、便利、温馨。

2、 为了孩子,他们总在不停费事本人。

许多家长,每天必修课,就是翻孩子班级群,控制动态,一旦发现教师布置任务,立即执行,并更多的付出。

我有个朋友就如此,班级请求买什么,比方彩笔,她不但给自家孩子买,还会给其他孩子买,遇到复印也会给全班同窗一同复印。

有家长主动张罗请客吃饭看电影,请孩子朋友、班里尖子生,还有主动担任班级勤务员,事无大小,跑前跑后,哪怕把本人的工作放下,也不能耽搁班级事务。

“牺牲型”父母,总把孩子利益放在本人利益之上,爱情里也是如此,一方为让对方称心,不惜牺牲本人的权益和利益。

3、他们会经常经过言语或行为来表达本人的付出。

孩子对妈妈在班级付出表示不满,这时分妈妈就会说:“还不是为了你,若不是你在这个班,我才懒得管呢”,或“我那么做,不就想让教师多照顾你,你怎样这都不懂呢”。

她们心情低落时更会如此,有位妈妈,为孩子什么苦都肯吃,捡渣滓、扫大街,持续了多年,有天由于孩子暂时有事,没能赶回来给她过华诞,便伤心欲绝。

见到孩子后,一切的苦、累、不满、冤枉一股脑全倒出来了,边哭边对儿子罗唆,孩子听完,后悔莫及,当场辞掉了外地优厚的工作,并和女朋友分手,来到了母亲身边。

还有个母亲,一觉得孩子不了解本人,就默默垂泪,不吃不喝,直到孩子供认错误,才肯罢休。

这些言语和行为都在诉说本人的辛劳和付出,并牢牢把关系主动权控制在本人手里。

4、他们会为一点小事,上升到道德高度。

原本就是孩子不愿吃你做的早餐,结果变成了不感恩,不孝敬,这很好了解,他们过度夸张了详细事情自身。

02  

牺牲型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1、让彼此的关系更进一步。

人常常“对本人的付出”感受更深,就像你欠他人钱容易忘,他人欠你钱,可能一辈子都忘不掉,这种“付出”感,像是情感的缺口,什么时分补上,才觉得完毕了。

对方也会关于“对本人好”的人,有更接近的觉得,就想去补偿,这种互相的满足,会拉近彼此的感情间隔。

对孩子而言,肯定母亲付出,认同她的努力,就会加强妈妈的动力,母亲会有种被了解的感受,从而加强亲子关系。

2、有种存在感。

很多人都是由于本人在爱中的付出,进步了本人的自我评价,会愈加感遭到积极意义,以为本人是有价值的,对他人是有用的,这段关系本人是愈加主动地。

成为密切关系中“重要的人”,对很多人来说意义特殊,“对你来说我是最重要的”,“你的生活由于有我而更美妙”,这是很多伴侣、父母内心的声音。

3、自我自卑感、义务感。

以为本人控制了更多资源,为本人有才能在关系里,为另一个人付出一局部资源,从而证明本人的优越性,这在恋爱关系中特别常见。

有位女士嫁了个有钱人,他帮她布置工作,帮她家人买房子,搬到城里,并给她弟弟资金做生意,这段关系,充沛展现了付出者的优越。

就亲子关系来说,这种自卑感更像是一种任务、义务,是社会主流价值观下的产物,也是世代传播下来的母亲原型。

母爱的巨大在于无私的付出,付出被以为是应该的、本能的,这样的观念不得人心,也加剧了作为一个母亲,关于过度牺牲的动机。

4、潜认识深处,是盼望报答,或者掩饰另外真正的抵触。

他们只所以用“牺牲”和“付出”来维持关系,内心需求的报答就是“感谢”和“报答”。

许多母亲,会为一点小事冤枉,以为本人牺牲没被了解到,付出太多报答太少,在她们内心传送的是这样一种信息:“你是欠我的”。

对过度牺牲者来说,他们并不是真心付出,虽然在认识上他们坚持这样以为,而真正的动机是本人的需求,经过让对方满足这种需求,而维系关系。

对家庭而言,一方对孩子过度付出,有时是为了掩饰和伴侣的情感缺失,本人没被满足的局部投射给了孩子。

心理学有个著名的概念叫“投射性认同”:一个人诱导别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行动或做出反响的人际关系形式。

它的目的是维持一段关系持续停止,特别是密切关系。若对方没依照这样限定来停止,结果常常是关系的伤害或决裂。

03 

对方会内化怎样的感受,

对孩子又有怎样的影响呢?

1、“我是不得不这样做的。”

“牺牲型”母亲,传送给孩子第一个感受就是:“我不得不依从、赞誉、感谢”,然后才能够“被爱”。

妈妈传送的元信息是“你欠我的”,孩子接纳后,会有“我要迎合你、报答你”的行为,这样的孩子大都是圆满的、懂事的、灵巧的。

而这并非孩子本性,是被妈妈限定的,如此的互动传送的是“你不这样做,就是不孝敬的、不感恩的、会伤害我的”,因而孩子才会不得不依照妈妈的牺牲,做出迎合的回应。

2、我只要做些什么,才会被爱。

欠他人东西是有愧疚感的,这种感受若要被消弭,就要还上所欠的东西,就像哪吒“剔骨还父,剔肉还母”,才能够真实做本人。

这种关系里的爱常常是不真实的,至少并不地道,里面有第三方的阻隔,那就是要做些什么的感受。

孩子常常被迫感谢:要为妈妈着想,看妈妈脸色,变得懂事和灵巧,以此来迎合父母。

爱情也是,许多分手不彻底的情侣,由于还记得他的好,没有对他的付出有所报答。

另一方也会这样以为,凭什么我付出那么多金钱和青春,他和我说分就分,我的牺牲难道是白给的吗。

当重新继续这段感情就会发现,其实你欠他的永远都还不够,而且还在继续,就像被什么东西捆绑了,不自在,却难以摆脱。

3、这样的孩子成人后会有怎样影响?

A、惧怕失去自我:不敢承受别人的付出,承受意味着本人被控制,没方法做本人。

B、信任感降落:不置信密切关系的真实性,不以为爱情是没附加条件的在一同。

C、经常会内疚、自我贬低:担忧本人做的不适宜,没思索对方感受,从而自责,自卑,觉得本人不够好。

D、强迫性反复:本人会变成过渡牺牲的人,以此来维持关系,就像当年接纳到的一样,经常委曲求全。

04 

面对“牺牲型的付出者”,你该如何改动和应对?

1、若你自己就是“牺牲型”的妈妈:

第一步:罗列出和“牺牲”相关的言语、行为,越细越好。

第二步:每一条信息带给你的心情体验是什么?

第三步:考虑你这样做的动机、缘由是什么?

第四步:对方的反响和结果是什么?

第五步:区分哪些是我的过度行为,哪些是孩子真实需求。

第六步:逐条改动,重复理论证明,并和对方沟通。

举个例子:

信息:我经常和孩子说:“没有你,我才不会辛劳赚钱呢”

体验:觉得不公平,原本是不用那么辛劳的。

动机:我辛劳,是为了满足孩子更多的物质需求。

孩子反响:会感谢我,有时听多了也不以为然。

区分:这只是我的认知,孩子对物质真没那么多需求,我这样做可能是想让孩子了解我的不易,但这是我的需求,并不是孩子需求。

改动:我会试着少说,也会找到本人在工作中的价值,而不是为了他人。

如此深思,有助于突破和孩子相处形式,对彼此都有益处,其他关系也可这样停止。

改动无捷径,就是从一句话、一个考虑开端的,你改动,对方的回应一定也会变。

2、假如,你有个牺牲型的母亲或伴侣。

也可采用上面办法,列出对方言语和行为,每条带给你感受,你又为何这样去做,在回应时内心有怎样心情,有没有“不得不”的感受,担忧不这样做,会毁坏关系。

每个“不得不”的背后,都有这样的互动,然后你能够试着给对方不一样的回应,察看对方的反应,这里面要去除掉本人的担忧,而这一点是需求和对方深度沟通的。

其实,很多互动是受内心驱力影响的,而这局部,并不被认识察觉,而是需求寻求专业协助,来辅佐你区分本人在关系里的位置

原标题:一切都是为你好|你是(有)个“牺牲型”母亲吗?

作者公号:冰千里(bingqianli520)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