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生命主要被这2个需要控制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在一段关系中有两个主要需求,即「爱」与「被爱」的需求。我们在生活中所做的一切,我们所有的成就、地位就是追求这两种需求。

01

无条件爱你的人在哪里

让 让我们先看看第二个需求──「被爱」的需求。审视你的内心从你认识到自己的那一天起,你就在寻找一个会无条件爱你的人。不管你是不是、漂亮与否、聪明还是愚蠢,你在找一个会热烈爱你,只会爱你的人。

当你年轻的时候,你从你的父母或养育你的人那里寻求这种爱。你想从生命的一开始就被父母完全热情地爱着我希望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最爱你。你乐于相信这一点。在你流了口水、对着餐桌打嗝、吐出食物的时候,大家都笑着说你好可爱!

有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你看到父母对你的小弟弟更加重视了,一个悲伤的念头闪过你的脑海「它们不再是我独有的可能爸爸妈妈更爱弟弟吧。所以,你又笑了、打嗝、把果冻吐在地上试试。这一次,妈妈让你长大,她也厌倦了收拾你的烂摊子。但是你哥打嗝打翻豆豆,大家还是鼓掌大笑。你对爱情的追求痛苦地失败了。你意识到父母不可能只爱你一个人,于是你去别处寻找爱。

你上学是为了给你找爱情、只爱你的朋友。你找到她了她是你最好的朋友。但是有一天,你看到她抱着妹妹,他们就离开你,一起去看电影了。你又一次看到追击失败了。

于是你转向老师,成为他最好的学生;直到有一天你考了个C,老师狠狠地骂了你一顿,对被爱的追求再次走进了死胡同。

后来遇到人生伴侣,你对自己说,:「是的,他会温暖地爱我,直到死去。有一段时间,你在爱情中是安全的;直到你结婚,他在家庭纠纷中站在他母亲一边;而且他越来越喜欢待在办公室而不是家里。

你生一个孩子。是的。你心里想,:「我会用爱灌溉他,然后他会完全爱我,只爱我。你开心了一阵子。但是你抱起宝宝,他就大声哭,明显更喜欢被你老公抱、你妹妹、杂货店的陌生人,或者几乎任何人,只要唐 我不喜欢被你抱着。所以你又生了一个孩子,这次一切都好;直到八岁,他不再喜欢他的父母公司。后来你孙子出生了,有一天他不再想和你在一起了。也许你开始养宠物,继续追求被爱。不断追求那个爱你,只爱你的人。

完全爱与被爱的需求不断地驱使着你。然而,不知何故,你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完全爱你的人。有一、你似乎经历了两个瞬间,但当你想永远留住这份爱时,你的心又碎了,爱就这样从你的指缝间溜走,消失了。我们永远无法体验到来自他人的完全的爱。

02

对失去的恐惧让你乞求爱

看看你生活中所有的欲望,想变美、更聪明、成为最好的人的强烈愿望、最完美的欲望,想要被人惦记、善良、为人们服务的欲望,完美地做事的欲望,或者富有的欲望、有钱捐给别人的欲望…

如果你看得很深入,你会发现这些欲望基本上都是一种被爱的欲望。如果你成为这些你渴望的品质,你就会被爱」我们的信仰利用了你,把你放了进去「真实的样子」与「想成为的样子」的不断冲突之中。

看看你今天刚买的漂亮裙子你打扮和梳头多小心啊。这种行为背后的理念是什么?你认为你越漂亮,你就会得到越多的爱吗?你为什么参加那些课程并收集那些证书?你认为如果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你会得到更多的爱吗?当超市的收银员要求你向你不愿意的慈善机构捐款时我没有特别注意,你真的没有注意到我没有多余的钱,但你仍然点头说「好」当,这是出于慈悲?还是你以为收银员和你后面的人会给你一个充满爱意和尊重的眼神?就是看见这个。

奇怪的是,如果你真的审视你的生活,你可能会发现你从未被完全爱过。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说自己被另一个人无条件地爱着;因为你内心有一种空虚,拒绝相信自己是被爱的。即使你真的被爱着,那种空虚感,那种对失去爱的极度恐惧,也让你不断乞求爱。

你需要不断地感受被爱,所以在关系中你倾向于占有欲。当爱是占有时,你会害怕失去爱。你破坏了自己和他人的自由;控制或占有别人就像把别人当成一件家具,导致彼此痛苦。你经常为所谓的「真爱」而去考验那些亲近的人,最后只会感到不满和愤怒。事实是你不知道你不爱自己,你试图通过关系来满足自己。

03

只有接受自己,才能发现爱情

智者说:「好的关系是从自己开始的,而不是别人。所有的爱只能从爱自己开始。明白:你只能对别人做你对自己做的事。沉思一下,你就会明白,你与自己联系的方式,正是你与他人联系的方式。如果你谴责、批判自己的每一个想法、言语和行为必然会对他人产生同样的效果。如果你被自己的缺点所困扰,你也会因为别人的缺点而折磨别人。

要有一段好的感情,很重要的一点是,一个人必须先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身体、童年、过往、能力,以及所有的情感和性格方面。你可以 除非你能接受自己,否则不要接受别人。你可以 除非你能爱自己,否则不要爱别人。

一旦你能与自己和平相处,你就能在几乎所有的关系中找到和平。当你能看清自己的时候,接受真实的自己,爱真实的自己;自然,别人会看到真实的你,接受真实的你,爱真实的你。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