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员工”容易患精神疾病,需要充分利用“空闲时间”

发布时间:

图片

“最近忙什么?”“瞎忙!”你跟朋友见面时能否也有这样的应酬?日前搜狐网安康频道、39安康网停止的一项1500余人参与的网络调查显现,三分之一的人觉得本人在“瞎忙”。记者经过企业qq群进一步伐查发现,“瞎忙族”多为年轻的办公室人群。

个案

半年没见父母却不知在忙啥

在渝中区某广告公司上班的苏丽(化名)通知记者,她到单位半年多了,每天早上8点就到办公室,一坐到电脑前,先是MSN、QQ、飞信、旺旺登录,随后几个新闻首页弹出来,挨个看完,再刷微-博、查邮件、看网购信息……忙活一天,简直没干啥实事,老板指派的活儿都是“抽空”干的。一天下来,苏丽说本人基本没做什么事。

在某房地产公司上班的张俊,遇到一个新项目的开发,触及的工作内容多,牵扯到的相关部门有十几个。常常是他正做着这件事,另外一件事又找上来了。于是总是放下一件事做另一件事,心里又挂着没完成的事。这样循环往复,到最后发现,事情一件都没有做好。他说:“半年了都没回家见过父母,有时分我都不知道我到底在忙些啥子,一片茫然。”

24岁的李东大学毕业参与工作不久,每次同窗见面问候都是:“最近在忙什么?”虽然本人的工作还算轻松,他还是习气答复:“比拟忙”。“大家都在忙,我假如太闲,怕给人觉得很没长进。”李东说。

调查

1500人有三分之一自认“瞎忙”

在搜狐网安康频道、39安康网停止的一项1500余人参与的调查中,52.2%的人表示“太忙了,简直没时间休息”,56.6%的人会习气性地问朋友“最近你在忙什么”,38.4%的人表示每天简直没休闲时间,32.1%的人自认“瞎忙”,一天不晓得忙什么,就是觉得没时间。

记者依据这项调查结果在企业qq群停止进一步伐查,不少网友主动站到了“瞎忙族”的行列,而这些“瞎忙族”多数为年轻的办公室人群。

剖析

“瞎忙族”分真忙和假忙

西南大学心理学副教授杨东指出,职场中“瞎忙族”分为两种:一种是职场压力太大,闲下来就焦虑,不怕忙,就怕无事可做,以为忙着才干得到上级的赏识,所以没事找事的忙以此寻求心理抚慰,是假忙。另一种是真忙,但是“忙”的效率不高,没明白的时间规划,身兼数职,被各种事务缠身,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但最终对工作的实践意义不大。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高级心理咨询师高东表示,不少人“装忙”“找忙”,当一阵“繁忙”后并没有到达理想的结果,反而挫败感倍增,心理压力更大。假如长期堕入这种“瞎忙”的状态,容易形成心理上的疾病,不只容易招致职业倦怠,还会形成身心疲惫,产生疲倦、易怒、焦虑、抑郁等不良心情。

倡议

活用“死时间” 从繁忙中摆脱

杨东教授表示,应该学着把本人从繁忙中摆脱出来,生活得有张有弛、快乐充实,才干事半功倍。对此,他提出了以下倡议:

1.活用“死时间”。以半小时为单位列一个细致的时间表,理解本人一天的时间是如何花掉的,并剖析总结哪些时间段被白白糜费,成了莫名溜走的“死时间”。将这些时间用来做一些琐碎的小事,比方打电话、填单据、回复邮件等。

2.不要四处“救火”。以要事为先,将一天的事务列表,然后用80%的时间先做既紧急又重要的事,其次做重要的事。

3.一次只专心做一件事。用最快的速度完成,之后立即进入下一项工作,不要许多事情同时处置。

4.学会说“不”。明白本人的职业规划和中心价值观;尊重内心的感受,不攀比,不被他人的评判规范“绑架”;对他人提出的请求懂得恰当回绝,学会放弃。

5.每天有1个小时不运用电子设备。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