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痛苦抵消痛苦:你为什么总在自我惩罚?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朋友在减肥,一同出门逛街时没忍住喝了杯奶茶,满足地吸洁净杯中最后一颗珍珠,转而一脸悔恨地看着我,开端埋怨本人自制力不够不该嘴馋。

眉头皱了半晌,她终于咬咬牙,道:“接下来我要戒糖三天,惩罚一下本人才行。”说完心情似乎平复了许多,才终于又把留意力放在当下,能够安心享用难得的闲暇光阴。

在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分,会从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中学习到,做一些不该做、或没有做那些应该做的事情时,可能会带来某种结果,被称为“惩罚”,如上课和邻桌讲话会被教师点名批判,放学不按时回家会被父母限制看电视的时间等。

一朝一夕,我们会内化这些信息,生长出自我标准的才能,以防止呈现令人不高兴的结果。

一些人会开展出自我惩罚的机制,来发动本人达成某个目的或应对某种状况——正如开篇的例子中正在减肥的我的朋友一样:惩罚本人戒糖三天不但能够让她更好地在减肥过程中抑制本人的行为,更重要的,这样的决议能够让她因喝了奶茶而产生的悔恨感即刻减轻,不再被自我责怨的心情所搅扰。

对很多人来说,自我惩罚看起来是一种有效的自我标准机制。但是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理解了许多来访者有关自我惩罚的行为和阅历,我不由开端考虑:所谓的自我惩罚,对我们来说终究是有益还是有害?

关于这个问题我并没有找到一个明白的“是”或“否”的答案。

事实是,自我惩罚包括了一系列的行为——从简单的由于没有做完功课而缩短本人玩手机的时间,到严重的以锋利的物体划伤本人来试图中止具有某些想法或感受。

有一些自我惩罚的方式能够协助我们更好地提升和完善自我,而另外一些则演化为一种对本身的攻击,显然对我们的心理和身体安康有严重损伤。

在这篇文章里,我将会用更多的篇幅来讨论后者,粗浅地谈一谈一个人可能如何在自我惩罚的行为中从对自我的提升演化为对本身的伤害。

文章最后,我也会和大家一同讨论中止不安康的自我惩罚行为的办法,并寻觅更积极正向的自我调理方式来协助我们完善自我。

01

什么是自我惩罚?

自我惩罚,如上述所说,是一种试图提升自我掌控感或约束感的机制。

有认识或无认识地,我们对本身施加某种不快,以试图防止一些可能让本人愈加不适的结果或感受。

换句话说,就是以预防或抵消某种痛苦为目的、对本人施加另一种痛苦的行为,就是自我惩罚。

自我惩罚具有心理性惩罚和生理性惩罚两种形式:

心理性惩罚

包括在内心不时地苛责以至贬低本人,如“我为什么就不能再聪明点?”“我就是个废物!”;或者是让本人对过去发作的某件事情持久地抱有内疚和后悔的心情;它能够表现为当本人需求协助的时分而不去求助;或者是重复地让本人错失胜利的时机,因此持续被挫败感折磨……

生理性惩罚

包括一系列对本身施加生理性不适的行为,可见的例子有由于中午吃了高热量食品而决议不吃晚餐,过度健身以致于本人的身体遭到损伤,实行不合理的节食方案或者暴饮暴食,吸烟酗酒,割伤或烧伤本人,揪扯本人的头发,以头撞墙,等等。

适度的自我惩罚能够协助我们更好地学习和生长。而不安康的自我惩罚则是一种自我伤害,它会让我们攻击自我,轻视自我,隔离自我,以至丢弃自我。

它会让我们难以感遭到本身的优势或价值所在,从而无法完好地去和本人、和这个世界相处,无法更好地享用生活,也难以达成自我完成。

值得强调的是,任何一种对本身形成生理性损伤的行为都是不被倡导和应当被立即中止的,无论你试图应用它达成何种目的。

很多心理学家以为,任何方式的自我伤害背后其实都躲藏着某种心理疾病或心情障碍,应当被严肃看待和认真处置。

所以,假如你发现本人或身边的人有重复呈现的自伤行为,请记得这个社会上有许多协助资源能够寻求。

自伤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各种复杂的缘由,但它是有希望被治愈的。

02

为什么自我惩罚? 

很多心理学家和哲学家以为,人类是趋于吃苦的。

我们本能地防止可能会让本人产生痛苦或不适的事物,虽然有的时分这意味着我们需求借用一种痛苦来抵消另一种痛苦,特别是当这种痛苦来自心理层面上时。

 愧疚感或自责感 

招致自我惩罚行为的一个常见缘由是愧疚和自责感。

当我们感到本人的行为让亲人或朋友绝望受伤,或者当我们没有达成对本人设立的某个目的时,我们可能会试图经过某种方式惩罚本人,以寻求对方或本人的体谅来消弭内心的愧疚和自责感。

愧疚或自责是会让我们感到十分不适的心情,有的时分为了防止感知到它们,我们以至可能在它们产生之前就先停止自我惩罚。

这种状况在强迫症患者的身上特别容易见到。

我曾经接触过这样一位来访者,他有相当严重的强迫性思想和行为,当中一个病症为每看到他的母亲,他都会不可控制地联想她出事故惨死的现象。

这样的画面让他极度内疚和自责,以致于为了防止产生这样的联想,每次和他的母亲相处,他都不得不用牙齿咬伤本人的舌头,或者以头撞墙,以疼痛来引导本人的留意力。他曾经给我展现他的舌头,上面布满新痕旧伤,令人不忍卒视。

 自我信仰和价值体系 

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本人的信仰和价值体系。它的存在很重要,引导着我们去了解日常身边发作的事情,并影响着我们的每一个决议。

我们常常会本能地去维护这个体系的均衡,以防本人不断以来对自我和外界的认知产生动摇或者坍塌,哪怕有的时分这样做意味着本人要遭到惩罚。

一个很常见的例子:我们的文化考究孩子应当孝敬和尊崇父母,这在有些家庭常常会被了解为做子女的不忤逆父母的意愿,遵从父母的想法,不做可能会让父母伤心的事情。

而很遗憾的是,随着子女的生长和开展,子女必定要和本人的父母别离,生长为独立的个体。

这就意味着我们遇事可能会有和父母不一样的观念和感受,有不同于父母的对本人的人生的规划。

当与父母的不同想法意味着要让父母生气或伤心时,我们通常会堕入极为矛盾的心情:一方面我们希望本人能够掌控本人的人生,另一方面这样做又可能意味着要对父母“不孝”。

这个时分,我们的一些想法或行为和本人不断以来持有的信仰和价值观有了出入,我们便有很大的几率对“不孝于父母”的那一局部自我停止批判、攻击、以至惩罚。

另一种自我惩罚会在宗教信仰中表现。

你或许听说过某些宗教徒有自我鞭笞的行为。当忠诚的教徒以为本人的行为有违宗教信仰时,会停止某种方式的自我惩罚向神赎罪。也有一些宗教以为惩罚是对灵魂的净化或是对忠实度的佐证,因而一个人或许会对本人施加痛苦,以升华自我或证明本人的忠诚。

还有一种状况:假如我们的内心置信本人所处的世界应当是公平的,并以为一个人做了错事就应当遭到惩罚时,那么当我们发现本人犯了错,也就有可能对本人停止惩罚。

这让我想起发作在本人身上的一个例子。

上周的某天早上,我在蹲身换鞋的时分额头不当心狠狠撞在了墙角,感遭到剧痛的那一霎时我内心的第一反响是生气地埋怨:“我做错了什么上天要这样惩罚我?”

直至数秒钟后疼痛有所减轻,能够略微冷静下来深思,我才有些发笑地认识到本人内心原来就存在着这样一个公平的世界,那里恶有恶报善有善终,所以我才会在本人不测受伤的时分下认识地抱怨上苍,以为只要本人做了错事才应该禁受这样的痛苦。

而当哪一天我真的以为本人做错了什么,又能否会对本人停止惩罚呢?我想很有可能会的。但这样的动力通常会发作在潜认识里,需求我不时地停止自我察觉才更容易认识得到。

 负面的自我认知 

如前文提及,心理学中有一个说法是:人类普遍更热衷于坚持正向积极的感受,而倾向防止不适负面的感受。

但有时我们也会发现一些人会经过某些行为来刻意维持以至加剧本人的不快感,比方接连地看一些悲剧电影,或者重复听一首令人心情低落的歌曲。

一项社会意理学的调查研讨发现,留神情低落的时分,低自尊和低自信的人比起其别人更短少动力去做一些事情来改善本人的心情(Wood et al., 2009)。

我们能够用自我考证(self-verification)的理论来了解这个现象。

自我考证理论提出,每个人内心都对自我有一个认知(这个认知通常是基于过去本身与外界的互动阅历所构成的),并且希冀外界看待本人的方式与自我认知相符,哪怕当这个认知是负面的时分。

因而,在这项研讨里,低自尊自信的人更缺乏动力去提升本人的心情,由于良好的感受与他们对本人负面的认知并不匹配,他们以至可能以为本人不值得具有好的感受。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有一些人总会有认识或无认识地让本人错失胜利的时机,一直被一种不得志的挫败感所搅扰,由于他们内心深处以为本人不配具有胜利或幸福,也不应该对自我觉得良好,体验这些正面的感受反而会让他们感到生疏和不适。

 掌控感的缺失 

人类是社交动物,终身都在寻求与外界的衔接感,接纳感,和认可感。可事实是,我们在社交的过程中不可防止地会阅历被回绝和被否认。

有时我们会感到被信任的人背叛,有时我们会失去珍爱的人或物,有时我们会发现爱的人把本身的需求放在我们之前,有时我们会认识到本人的愿望或幻想并不总会被完成……

当阅历这些生活中的伤痛时,我们会本能地产生一些激动。

这种激动或许会在内部被体验为愤恨或者不甘的心情,发动我们去向外界寻求抚慰,并鼓舞我们采取行动对不满的现状停止改动。

但是,假如我们在试图做些什么的时分,却重复地遭到四周的无视,打压,或嘲讽;假如我们在寻求外界抚慰的时分却不时地遭受孤立,攻击,以至优待呢?

当把我们内心的激动导向外界,向外界求助、并试图在外界发明改动不再是一个让我们感到平安或有效的举措,我们就有可能把这股激动转移向本人。

我们对本人的无力愤恨,因本人的“无能”不甘。我们开端对本人说:“我才是问题。我之所以遭到回绝或失败,是由于我不够优秀或强大。都是我的错,所以我要怨的不是他人,而是我本人。”

因而,惩罚或攻击自我的行为,在这种状况下反映的其实是一种绝境中充溢痛苦的希望:为了可以防止或减轻来自外界的打击,我们为本人的遭遇找到了一个能够让我们更有掌控感的缘由和解释——错全在本人。惩罚了本人,问题就有可能处理,痛苦才有可能消逝。

我们置信万事皆有因,会习气性地为发作在本人身边的事情寻觅一个解释,由于学问就是力气。

晓得事情为什么会发作,能够让我们对四周的环境更有平安感和掌控感,而未知和迷茫则会让我们干扰,忧虑,和不安。

可是,有的时分对不肯定感的逃避和逃离会促使我们归错因。

等我们认识到的时分,我们或许曾经习气性地将生活中的不如意皆归因于自我,在重复的自我惩罚中寻求那一份脆弱的掌控感。

 “痛苦让我强大” 

人们也有可能经过自我惩罚来增加自我价值感和内心的力气感。

当我们感到激烈的羞愧或羞耻感时,我们的自尊和自信会遭到打击,这个时分我们就有可能应用自我惩罚的方式来减轻这些感受,从而挽回内心的价值感。

还有一些状况是:当我们内心感到极为脆弱和无力时,对本人施加伤害可能会让我们感到本人足够刚强到能够忍耐这些痛苦。

这或许是为什么当讯问一些来访者拿利刃割伤本人的缘由时,他们的答复常常是:这样做会让他们产生一种力气感,特别是当他们回想起过去所阅历的创伤时。

 社交目的 

有的时分,除了防御或抵消我们内在的痛苦,自我惩罚也可能会影响我们在社交中与别人的关系。

当我们感到本人做错一件事,或者让某人绝望伤心时,我们或许会经过主动对本人施加惩罚的方式来表达歉意。

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自我惩罚会让对方看到我们的诚心,会协助我们获取对方的体谅,修补关系之间的裂痕。

也有些时分,人们会试图经过自我惩罚来获取关注,或者伤害和掌控别人。丈夫或许会经过酗酒来博得妻子的关怀,孩子或许会经过伤害本人来表达对父母的愤恨,母亲或许会经过责怪本人来让子女产生愧疚感,分手时一方或许会用自杀的要挟而试图挽留另一方……

但是,重复且过度地在别人面前伤害本人有可能招致的结果是:我们对本人失去尊重和注重,别人对我们失去耐烦以至信任,反而对关系的稳定有害无益。

03

如何中止不安康的自我惩罚?

或许你早已认识到,自我惩罚固然是我们面对难题或痛苦的一种应对措施,但在很多状况下它并不能协助我们真正处理问题。相反,我们可能会在对自我的苛责和伤害中感到愈发孤单和无助。

我们与外界的关系,与本身的关系,以及内心趋向自我完成的动力,都可能会被不时的自我攻击所吞噬。

我们可能会遗忘什么是本人真正需求和追求的。我们可能会误入歧途,做不明智的决议,以至试图经过酗酒、暴饮暴食等不安康的行为来逃离内心的羞耻和挫败感,然后再用这些为由来对自我停止新一轮的愤恨和谴责,深堕入自我惩罚的旋涡……

那么,我们该如何从这窘境中挽救本人呢?

首先,我们需求分明本人通常在用什么样的方式惩罚或伤害本人。

有的时分我们会有认识地去对自我停止惩罚。无论是由于喝了杯奶茶而决议断糖三天,还是为了不让本人感到愧疚而咬伤本人的舌头,抑或是由于做错了一件事而在内心不停地责备或者贬低本人……

当我们有这些行为的时分,我们通常会认识到这么做是在惩罚本人。

而很多状况下的自我惩罚发作在自我的认识范围之外,我们以至可能不晓得本人不断以来的某些行为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对自我的愤恨和不体谅,这些例子可能包括:

在工作或学习中无限地拖延,以致于本人整日被焦虑和无能感所折磨; 

不时错失胜利或提升的时机; 

把本人的日程表塞满,不时耗费本人的精神,想要休息时内心便立即充溢不安或愧疚感;

明知本人的密切关系充溢暴力和伤害,却无法分开;

把时间和精神破费在连本人都觉得很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把真实的情感躲藏起来,以致于没有人可以真正地接近你、了解你;

回绝和他人配合,直至感到被一切人丢弃或孤立;  

无法回绝别人,不时牺牲本人,直至被社交的压力拖垮;

当遇到艰难时,回绝向外界寻求协助等等。

学会对本人的行为和想法背后的动机停止讨论和深思,能够使我们更好地认识到本人能否有自我惩罚或伤害的倾向,以便更好地定位所需求的协助资源。

其次,我们需求认识到:仅仅是通知本人要中止自我伤害并开端顾惜本人,是远远不够的,由于这请求我们不只是具有意志力。

工作中我接触过很多有自伤行为的来访者,他们每一位都很分明本人的行为是有害的。

当我向他们抛出心理咨询中经典的“魔法问题”:“想象一下,假如有一天早上你从睡梦中醒来,忽然发现本人的生活发作了改动:你的内心充溢宁静、喜悦、和满足感,你的脑中再没有声音责备你,批判你,内心也再没有激动伤害你本人……你觉得那会怎样?”

对此,他们的答复常常是:

“我不晓得。”

“我想象不出来……那觉得很生疏。”

“那样就不是我了。”

改善负面的自我认知,学会如何善待本人确实十分重要,可为什么即便明白这些我们也很难做到呢?

由于自我惩罚会变成一种习气,以至可能会成为我们自我认知的一局部。

试图改动它会让我们感到迷失、恐惧、和不安,可能会让我们想起无数种为什么我们不能中止自我惩罚、不应该爱本人的缘由,也将会带起一些令人痛苦的想法或回想。

假如说自我惩罚的目的是为了用一种痛苦防御或抵消另一种痛苦,那么当我们仅仅是通知本人要中止这些行为,就等于是剥夺了本人不断以来赖以生存的防御机制。这会让我们在痛苦面前毫无退路,是相当风险的。

因而,想要中止自我惩罚,常常需求我们鼓起勇气探究一个新的办法来应对来自外界或内心的痛苦。

假如感到单独一人做这些工作很艰难,我们能够尝试经过寻求社交的抚慰和支持来缓解内心的痛苦,提升我们的平安感和掌控感。

经过和一个真诚的朋友或一名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树立一段平安的关系,我们将有时机去体验和内化被了解、被注重、被容纳、和被安抚的感受,继而便有希望开展出自我安抚、自我接纳、自我尊重、和自我体谅的才能。

我们将有时机在这样的关系里重建内心的价值感和力气感,慢慢地,便有希望从自我惩罚的桎梏中解放本人,完好地去生活,完好地去爱。

我们每一个人都值得具有一个更好的生活,我们只是需求让本人尝试更多的可能。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