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的模仿让我们更亲近

发布时间:

图片

经历说:东施的故事通知我们没事儿别随意模拟他人,一不当心就丑化了本人。

实验说:人们会无认识地模拟交流对象的一举一动,这样的模拟恰恰能使两人愈加接近。

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你或许以为本人从不刻意模拟对方,但认真回想一下,和一个人聊着聊着,本人说话的语调能否会和对方有些类似?能否会一不当心蹦出几句对方的口头禅?亦或是当对方笑容时你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笑容?

心理学家发现,模拟常常会在不经意间发作,而它恰恰可以拉近彼此之间的间隔,使交流变得愈加高兴。

  01  

不经意间的模拟

纽约大学的坦尼亚?恰特兰(Tanya L. Chartrand)与约翰?巴奇(John A. Bargh)教授经过实验发现,在互相交流时,人们会无认识地模拟对方。

实验中,参与者要在两个不同的房间与他人交流,他在两个房间中所做的事是一样的,均是和一名伪参与者(实验者请的托儿)轮番描绘三幅图片的内容,独一的区别在于对方的肢体动作,在两个房间中对方的动作是完整不同的。研讨者在交流过程中设定了搓脸与颤动双脚这两个动作,当一个房间中的伪参与者搓脸时,另一个房间中的伪参与者则会颤动双脚。研讨者将整个说话过程经过摄像记载下来,并对参与者的肢体动作停止了察看。研讨发现,当对方呈现搓脸动作时,参与者搓脸的次数便会猛增,同样的,当对方抖脚时,参与者抖脚的次数也会猛增。

这份不经意间的模拟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俄亥俄州立大学的杰西卡(Jessica L. Lakin)教授以为在言语还没有得到充沛开展的时期,模拟可能是人类互相交流的主要方式。而在那个危机四伏的时期,与别人的交流与协作则更有利于生存。因而,在漫长的进化进程中,模拟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与别人拉近间隔的社交手腕。

  02  

模拟,拉近彼此的心

荷兰内梅亨大学的玛里勒尔?斯特尔教授(Marielle Stel)经过实验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模拟对方的表情等非言语信号,能够感遭到对方的心情体验,而当对方发现本人被模拟时,反而拉近了彼此之间的间隔。同时,模拟使整个交流过程变得愈加流利顺利。

实验中,一局部参与者担任描绘者,另一局部参与者则担任察看者。描绘者要观看一段视频(有趣心爱的迪士尼动画或是母子别离的悲情片段,其中不同的视频内容诱发不同的心情,前者诱发快乐,然后者则诱发悲伤或愤恨),随后他要将视频内容与察看者分享。与此同时,研讨者将察看者分为两组,一组察看者在交流过程中要模拟对方的一举一动,一个皱眉,或是一个笑容都不能放过。而另一组察看者,在交流过程中则需求抑制本人模拟的愿望。在整个交流完毕之后,每一位参与者都需求完成一份调查询卷。经过这份调查询卷,研讨者对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的心情体验(以7分制量表测定快乐、悲伤或愤恨的水平)、与对方的接近水平(呈现6张图片,以两个圆的相交水平来代表接近水平)以及对交流过程的体验(以7分制量表测定其对交流过程中流利水平的体验)停止测定。

研讨发现,当察看者模拟对方的表情时,他们的心情体验愈加分歧,同时,交流双方都感到与对方愈加接近,对这段交流过程的评价也更高。

  03  

模拟不是万能的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并不是一切的模拟都会给对方带来好感,格罗宁根大学的刘佳教授(Jia “Elke”Liu)经过实验发现,当参与者想念着钱时,在交流过程中,假使对方模拟他的一举一动,会使参与者对对方的印象大打折扣,并且会以为对方形成了一定的要挟。反之,那些没有停止模拟的人反而得到了参与者的好评。这是由于当人们想念着钱时,他们更盼望独立行动,不希望遭到别人的影响,而模拟作为一个促进社交的好方式,在这里则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 不过,不管怎样,在交流过程中,适时的模拟,可以协助我们走进他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令说话变得愈加高兴,尝试一下吧。

参考文献

Chartrand, T. L., & Bargh, J. A. 1999. The chameleon effect: The perception-behavior link and social interac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6, pp. 893-910

Elke Liu, Vohs. K& Smeesters.D(2011). Money and Mimicry: When Being Mimicked Makes People Feel Threatened,Psychological Science. 22(9)

Gueguen. N, Jacob C & Martin. A(2009). Mimicry in Social Interaction: Its Effect on Human Judgment and Behavior.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8, 253-259

Stel. M & Vonk.R(2010). Mimicry in social interaction: Benefits for mimickers, mimickees, and their interaction.,The British Psychological Society,101,311-323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