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眼小”的人容易得心理疾病吗?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大家或许经常听见有人说,凡事想开点,知足常乐,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假如“心眼小”,喜欢钻“牛角尖”就容易得心理疾病。听起来仿佛有几分道理。认真一揣摩,似乎有些偏颇。

其实,每个人都有“心眼小”的时分。比如说,有些人会由于一句话怒不可遏,彻夜难眠;有些人会由于几块钱跟他人吵红了脖子;也有些人会由于错过了一趟车顿足捶胸……

从这些现象来看,我们大约能够把“心眼小”了解为底气缺乏,气量不大,心胸狭窄。内在心境和外在环境都会招致“心眼小”的现象呈现。这样看来,仿佛是在说你,又仿佛是在说TA,还有可能在说我们本人。但是有些人不愿意背“心眼小”这个“锅”,会不盲目地甩给了他人。

说到这里,我们不防来看看抑郁症朋友,他们常常容易被“心眼小”,特别是抑郁症患者的家眷经常会这样说。如此看来,真实不敢苟同这个观念。在我的印象中,很多抑郁症朋友其实“心眼”并不小,给人的印象常常是诙谐大方,乐于助人。

相反,那些真正被以为“心眼小”的人,心胸狭窄,自私自利,反倒“好好的”,这又作何解释?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因患严重的抑郁症,于1961年7月2日在爱达荷州凯查姆他的居所里开枪自杀;著名女作家三毛于1991年1月4日在台湾自家的浴室里自缢身亡;再看我们熟知的国内影星张国荣,生前都有无数人敬仰和称誉。我想一个“心眼小”的人,是不可能取得如此佳誉的。

俗话说,“人活一口吻、佛争一柱香”。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人为了鸡毛蒜皮的事耿耿于怀,锱铢必较,以至会恼羞成怒,斯文扫地。雅量没有了,剩下的就只能是当心眼。由此可见,生命不息,当心眼不止。假如用“心眼小”来权衡一个人的心理安康,权衡抑郁症,真实是太片面了。无论人的“心眼”大或者小,都有其执着、敏感、脆弱的角落,所以人的心理局限不应该被看成是心眼小或是心胸狭窄。

其实,心理问题跟负面心情的积聚有关,假如无法排解,就会产生心情的连锁反响,进而泛化。当心情的积聚超出了心理负荷,就会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抑郁症、焦虑症常常就是如此。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