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你的孩子在催促中长大

发布时间:
知春寒

图片

为什么父母会一直催促孩子?因为父母认为孩子太懒散,打乱了他们自己的节奏,他们反过来也打乱了他们的孩子s节奏。 

( 01 )311311)

别对孩子说“快点”

起床!起床!去洗脸刷牙…不久前,一个名为《妈妈之歌》的视频在国外网站上被疯狂点播。整首歌只听到一个母亲急切的声音、毫无疑问,催促声:“快点,快点,否则就太晚了!中国人民可以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笑了原来世界上所有的母亲都是一样的。

《妈妈之歌》描述了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孩子和大人一样,每天都过得很匆忙、高效、忙碌、省事,成为最基本最自然的生活状态。曾经,父母告诉他们的孩子 的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摔倒”慢慢吃,注意不要噎着”现在孩子们听到最多的是“快点吃饭”快点做作业”快点弹琴”快点睡觉”,甚至“快点玩”

( 02 )311311)

谁的节奏被打乱?

为什么父母会一直催促孩子?因为父母认为孩子太懒散,打乱了他们自己的节奏,他们反过来也打乱了他们的孩子s节奏。

在儿童 在美国科技馆,4岁的萌萌就在运动传送带的旁边,不知疲倦地跑来跑去,转动手柄,看着球前进、落下、再前进…我母亲不安地走来走去“什么总是玩一个有什么意义?如果你再玩这个,你就赢了我没有时间玩别的了!不可否认,她抱起孩子走了。这孩子一直挣扎着要往回走…

每次看到两岁半的女儿笨手笨脚的、慢慢举起小勺子吃饭,我可以 没办法。虽然我女儿可以慢慢吃完饭,但我真的可以我受不了她缓慢的步伐,所以我简单地用勺子喂女儿 这已经成为一种常态。32岁的何女士说,她知道这是不对的“但只有看到女儿吃的食物,我才能安心。

这种催促甚至动手的场景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并不陌生吧?成年人总是希望孩子遵循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节奏行事。事实上,成人和儿童的生活节奏、生理节奏和生活节奏很不一样。孩子有自己的节奏,自己感觉最舒服、最顺畅、最有利的是符合自然的生理节奏。如果孩子 的生活节奏太快,会影响身体 的荷尔蒙分泌,这会造成身体和心理上的伤害。

经常被打乱节奏的孩子通常会早熟、易烦躁、耐受性差的特点,或者相反,就是反应慢、自我压抑、对某事的过度依赖。

第一种孩子学会讨好别人,优先考虑自己的意愿,第二种孩子觉得自己是“坏孩子”,从而失去自信。在这两种情况下,孩子都很容易迷失自我。

( 03 )311311)

停不下来的父母

唐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功导向教育模式、更高更快更好的标准…督促家长按照自己认为正确的标准去督促孩子,就像一个母亲带着孩子匆匆走在学琴的路上,打着仗。其中,儿童问题 s节奏一般被忽略。

周末、逢年过节,家长要求孩子快点吃饭,吃完饭赶紧做作业、画画、弹琴…孩子不仅在学校承受着各种快节奏的压力,放学后依然没有自由。家长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周末不应该仅仅是一个放松的日子,更应该是一个深入了解孩子各种需求的机会。

42岁的李女士对儿子的打击很大它的八岁生日这个孩子想要什么作为生日礼物“无所事事的周末”她说:“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我孩子的痛苦的心,这深深地震撼了我。

1970年,胡伯·蒙达涅教授带领研究小组,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的生物心理节律为主题,根据不同的儿童 年代、发展和生活环境展开了完整的研究。基于此,西方发达国家将学龄前儿童的有效学习时间定为每天三个半小时。这个时间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延长到四个半小时。一般来说,小学生每天早上9点到11点上课、11 30或者12 00,对老年人来说、更高层次,或接受信息、消化较快的孩子,下午加几个小时,一般是14301500、16点或16点半。

( 04 )311311)

尊重孩子的磨蹭

催孩子是生活中的正常现象它可以教育孩子,帮助他们适应外面的世界。然而,当与孩子的关系中出现过多的催促时,通常是因为父母 自己的焦虑。当父母可以 如果不能克服这些焦虑并把它们传递给孩子,伤害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经常被父母催促,孩子会质疑自己的生活节奏,认为自己有问题,或者会逐渐认同父母,成为一个同样焦虑的人,或者会以一种非常拖延的方式生活,以这种被动拖延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愤怒。

当然,一味的指责父母是不公平的,因为父母的压力很大。没有对人体有益的节奏 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越来越难找到合适的方式来照顾和引导孩子。从深层意义上来说,热衷于快节奏,争分夺秒,是人类的一种潜意识。如果我们经常觉得被迫加快生活节奏,但我们很累,但可以 停不下来,是因为我们潜意识里需要克服某种恐惧,:年童年时对长辈和老师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恐惧消极状态和抑郁、对空虚和困惑的恐惧。

作为父母,当务之急是尽量放慢和孩子在一起的生活节奏。这不仅关系到家庭生活的质量,对孩子的成长也至关重要。如果父母只教孩子独立使用自己的身体和心灵,而不教他们如何使用不要让他们学习如何产生自己的想法,素描和形成各种概念,不会 这不是一个失败吗?画草图和形成各种概念的技能,往往是孩子在游戏中习得的。

慢下来不仅仅是停下来喘口气,而是去感受和感受周围,去想象和思考。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吃饭、穿得让他知道自己是谁,会做什么。让他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玩,促进他把事情视觉化、概念化,从而区分想象与现实,言语与行动。这一切都可以让他发现自己,了解他人,最终形成对自己和世界的认知。

一行禅师说:慢慢过更深层次的生活。对于父母来说,让禅宗哲学在忙碌的早晨给自己带来一点安静的气息,也是人生难得的一课。

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来》写了:“我,坐在夕阳的台阶上,看着这个眼神清澈的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他一辈子,用他5岁的手指去系这只蝴蝶。慢慢来,儿子,慢慢来…

编辑:知春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