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无视的孩子: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论我?

发布时间:

图片

01

厌学的任性女孩

最近,一位孩子的奶奶致电到机构,自述8岁的孙女脾气很不好、十分任性,厌学心情严重。

经讯问得知:孩子的父母都十分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之前与外公外婆一同生活,外公外婆对她特别宠溺;于是父母后来又把孩子“转移”到爷爷奶奶家,但孩子的任性与对学习的抗拒让爷爷奶奶大为头痛。

固然目前这个孩子的心情状态和学习状态的确有一些问题,但她还只要8岁,假如家长愿意积极参与到咨询中来,那调整的效果会十分明显。

但是接下来的讯问让我们感到十分尴尬,由于孩子的爸爸和妈妈都无法放下工作,他们希望我们单独“跟孩子聊聊”,调整孩子的状态。

这种状况的确十分难办,一个8岁的孩子,是不可能承当起“自我调整”这项工作的。爷爷奶奶年岁又比拟大,很难在教养心态和方式上作出改动。关于年龄小的孩子,父母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咨询工作中来,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们给出的倡议是:希望父母能够带着孩子一同到咨询室来。

从这个小女孩的生长阅历和如今的表现,我们不难看出,在她内心有“被疏忽”的创伤存在。父母因工作忙碌顾不上她、她先和外公外婆一同住、后来又搬到爷爷奶奶家,这些都会招致在她的生长过程中缺乏一个“稳定的客体”。

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是一种自然的依赖关系,这种关系的密切水平与父母投注给孩子的留意力成正比。当一个孩子感到父母是关注她的、爱她的、是牢靠的,她就会对父母产生依赖。她晓得不论发作什么,父母都会支持她。孩子在她的世界里感到温馨,就会有平安感,就会产生探究外在世界的猎奇与勇气——这就是“学习”的心理根底。

但假如儿童没有感遭到父母对本人有足够的关注与爱,她会以为本人不受父母的欢送,她会对本人构成一个不好的印象,会觉得本人不被任何人欢送。这样的孩子对外在世界的态度是抗拒的,也会缺乏去探究世界、去学习的猎奇与勇气。

02

一些招致“无视”的做法

一、父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细腻的心理需求;也有些父母以为儿童只是白纸一张,什么也不懂,吃饱喝足就能够了,这些父母本人小时分就是被这样哺育的。但是时期在飞速开展,哺育环境也发作着各种变化,过去的老经历曾经很难与如今的儿童内心开展需求相顺应。

二、夫妻关系不调和,经常吵闹、打架、冷暴力,疏忽了孩子的内心需求,这种状况也会形成对孩子的无视与丢弃。

三、还有很多种“丢弃”孩子的方式,比方遗弃、离婚、不抚育、寄养、留守等。

很多时分父母也是迫于生活才和孩子分开,那么就要留意:

1、防止在3岁以前和孩子的别离。由于0-3岁是孩子平安感构成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对孩子的丢弃和无视带来的伤害是宏大的。

2、不得不和孩子分开时,也要借助现代的通讯工具多和孩子交流感情,多关怀孩子。

四、父母只关注孩子的衣食住行、学习表现等,但对孩子的心理需求形成无视。

03

“无视”带来的一些心理问题

一、价值感和自尊低,容易自我否认,外在表现为畏缩。

缺乏足够的关注和爱,会招致孩子的低价值感和低自尊。孩子会觉得本人“不受欢送”、“不心爱”,觉得本人比不上其他小朋友。他们会变得越来越畏缩、不自信。因而,父母亲的无视不但给孩子带来心理痛苦,也会形成孩子在学习上、开展上的自卑和畏缩。

二、易产生激动、懊丧的心情。

被无视的孩子,内心没有足够的平安感。他们很难与四周的人融洽相处,并且容易感到懊丧,进而发作心情失控。美国康奈尔大学网站上的一篇文章指出,被父母无视的青少年很可能“具有激动的个性,以自我为中心,不思索本人的行为结果”。

三、对爱、对认可的成瘾。

被父母无视的孩子会觉得心里“空空的”,仿佛不断有个无底洞。——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空心病”现象。

他们终其终身都会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去寻觅“爱和认可”来填补这个无底洞。有的人恋人换了一个又一个,就是在寻觅“理想父母”的替代品;也有人沉浸购物、网游,或借助各种外在物质来缓解这个坑洞带来的空虚感和焦虑感。但是,在心灵没有被得到疗愈的状况下,一切的尝试都是徒劳。

总之,父母的无视会给孩子的生长带来许多不良影响,希望父母们及早惹起注重。孩子发作心理问题的年龄越早,以后会呈现的心理问题越多、也越严重。假如发现孩子表现出心情问题已有一段时间,那么请尽快带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协助。

从小被父母无视、正在各种后遗症里煎熬的朋友,也不要失望!经过长期深化的心理咨询,受伤的心灵会得到修复,您能够重新找到本人、做回本人。

文/咩小胖(原创)

知春寒
编辑:知春寒